辽宁省人大代表赵永圣:加速产业攀高,力争沈阳经开区进入国家级经开区第一方阵
2023-01-16 10:15:20 星期一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网沈阳1月16日电 “‘新时代,新铁西’有新担当。铁西区锚定‘打造新型工业化示范区的核心区,力争沈阳经开区三年进入国家级经开区第一方阵,当好沈阳万千亿目标主力军’的目标,拉高标杆、真抓实干,在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中冲在前、扛大旗。”辽宁省人大代表,沈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区长,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中德(沈阳)高端装备产业园管委会主任赵永圣表示。

  新华网:锚定“打造新型工业化示范区的核心区,力争沈阳经开区三年进入国家级经开区第一方阵”的目标定位,今年沈阳经开区将从哪几个方面发力?

  赵永圣:1月13日,我们迎来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在2022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名列第16位,排名晋升11位,创下历史最好成绩。听到这个消息,我们倍受鼓舞,倍增信心!今年,经开区将把牢高质量发展要务,坚决向“第一方阵”目标迈进。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发力:

  一是抓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做好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文章,加快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升级,实施工业倍增计划,深化“14231”产业体系,做大做强工业实体经济,当好沈阳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中心的“发动机”。重点打造先进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新能源、数字经济等5个产业集群,实现优势产业链提质增效、新兴产业链突破发展。

  二是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一方面,抓项目谋立推建。全年谋划项目500个,储备480个,力争落地350个,增幅40%以上。推进宝马全新动力电池项目3月开工,亿纬锂能项目4月建设,实现亿元以上开复工项目360个以上。发挥驻区央企集中和产业基础优势,与中电建、中化、中车等央企深入合作,将经开区建设成为央地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另一方面,抓招商引资扩产。强化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以商招商、协会招商,抢抓欧洲制造业转移新机遇,开展赴德赴欧集中招商。举办招商推介活动50场以上,力争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40个,引进外资和增资扩产外资项目100个以上。

  三是抓国企改革和科技创新。一方面,抓国资国企改革。完善“管委会+平台公司”模式,突出中德控、中德开、中德发特色错位发展,提高园区发展建设市场化水平。组建国有资产管理服务中心,实现“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另一方面,抓科技创新驱动。加快沈阳·中关村“一中心、一基地、一园区、多组团”建设,与东北大学国家级前沿科学中心共建技术创新中心,支持工业大学建设创新港,化工大学建强科技园。推动微控新能源成为独角兽企业,科技型企业突破3200家,增长30%以上。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40%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200亿元。

  新华网:为助力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铁西区提出要建设“新铁西”,请问“新铁西”新在哪?要建设一个怎样的“新铁西”?

  赵永圣:聚焦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我们出台了《铁西区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计划》,明确了指标体系及40项重点项目,坚持清单化、项目化、工程化推进。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铁西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心任务、首要任务、第一要务,誓以勇往直前的奋斗姿态,在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扛起“东北振兴、铁西先行”使命担当;在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迈入新时代蓄势腾飞新征程中勇当先锋,在新时代东北振兴的“辽沈战役”中冲在前、扛大旗。

  “新时代、新铁西”,将紧紧锚定振兴发展新目标——全力打造新型工业化示范区的核心区,力争沈阳经开区三年进入国家级经开区第一方阵。到202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工业总产值翻一番,坚决当好沈阳实现“万千亿”目标的主力军。

  “新时代、新铁西”,将坚决扛起国家战略新使命——坚持以维护国家产业安全为己任,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把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掌握在自己手里,形成“大国重器”对国家战略的坚强支撑。

  “新时代、新铁西”,将培育壮大产业立区新动能——聚焦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产业结构优化,积极抢占数字经济制高点和未来产业新赛道,努力成为东北乃至全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新高地。

  “新时代、新铁西”,将深度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开放合作平台更加国际化、高端化,对外商贸文化交流和产业合作“含金量”更足,高质量项目群更加富有时代感,构建连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

  “新时代、新铁西”,将大力提升城市建设新品质——坚持“三生融合”理念,推动城区内涵式发展、经开区产城融合一体建设,优化天蓝地绿水清的宜居生态,塑造“颜值”“气质”“底蕴”兼具的城市魅力,全力打造“在工作的地方生活”的“目的地”。

  “新时代、新铁西”,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用更大力度改善提升民生福祉,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让就业更有保障、教育更有质量、健康更有依靠、养老更有品质、社会更加安定,用为民便民安民的务实举措托起铁西百姓的“幸福梦”。

  新华网:近年来,中德园不断拓宽国际交流渠道,推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先后开展了“德国铁西日”“德企沈阳行”等活动,取得了许多成效。请问今年中德园计划推出哪些活动或部署,扩大开放新格局?

  赵永圣:今年,我们将紧紧围绕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开展对外开放提标行动,实施国际化产业工程,构建连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打造中德园中欧合作新标杆。

  一是提升开放平台能级。充分发挥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创新委员会作用,放大中德产业园开放平台集聚效应,柔性引进资本、技术和人才。推进中德企业国际创新孵化中心良好运营,提供全链条外资企业服务。依托离岸创新中心、行业协会商会等国际合作载体,促进开放合作和交流对接,推动开放合作平台向国际化、高端化迈进。

  二是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产业生态,扩大汽车整车、重矿机械、输变电设备等产品出口,启动建设宝马新能源汽车出口基地。支持本土企业开展对德对欧协作配套、产需对接,力争亿元以上投资项目增长20%以上,德资及欧盟企业占比达到40%以上。不断强化自贸区协同区功能,大力引进跨境电商产业园、海外保税仓等新型外资外贸项目。

  三是不断深化交流合作。在柏林举办中德创新委员会系列活动,与弗朗霍夫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及德国本土专家智库充分对接,寻求深层次合作。举办“德国铁西日”“德国企业沈阳行”及中德专家大讲堂、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中德工业互联网高端论坛等活动,常态化做好德国啤酒节、中德新年音乐会等品牌活动,不断提升对外商贸文化交流和产业合作“含金量”。

  新华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的任务。铁西区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应用场景丰富,具有发展数字经济的资源优势。请问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今年铁西区又有哪些部署?

  赵永圣:发展数字经济和数字经济相关产业是铁西的传统优势所在。早在2010年至2012年期间,铁西区就启动了化融合的相关工作。发展数字经济既是铁西优势所在,也是使命担当,更是战略选择。发展路径具体可以归纳为“1+2+N”:

  “1”是夯实1个基础,即抓好数字新基建。围绕星火·链网沈阳超级节点,加快推进骨干节点建设和应用场景落地,助力辽宁工业企业搭上“数字高铁”。打造产业生态集群,为加速产业数字化发展与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大支撑。加快完成特变沈变、赛轮轮胎、顺达重矿、数能科技、沈鼓、机床等一批标识解析关键节点建设。

  “2”是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箭齐发”。一是推进数字产业化。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强力推进外引内育。大力引进集成电路产业链龙头企业;引进智能传感、机器人产业,推动汉科半导体、光大人工智能等项目建设,做大电子信息制造业和智能制造产业。培育云鼎数据等企业做大做强;培育集软件开发、云服务、硬件规划建设于一体的行业综合服务商,做大云计算和软件服务业。加强“电竞+工业文化”跨界合作,推动电竞运动与铁西工业文化底蕴深度融合。二是推进产业数字化。强化数字应用链接,鼓励企业释放更多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打通工业互联网应用的市场端口。完善企业与数字化服务商对接撮合机制,开展智能制造需求场景发布,打造工业领域5G应用场景50个,完成30个智能生产线、10个数字化车间、5个高标准智能工厂建设。

  “N”是构建数字产业生态的若干要素。一是数字服务平台要素。依托工联院辽宁分院,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辽宁分中心,培育产业大脑,建设新型工业网络(沈阳)实验室,打造工业大数据交易中心。二是数字配套设施要素。发挥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会议中心作用,以“新地标”链接“新生态”,同步完善人才公寓、科学家花园、国际社区、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等公共服务。三是数字人才供给要素。聘请铁西首席数字官及一批数字顾问,每周举办智能制造伙伴对话数字大讲堂,开展智能制造、工业软件、网络安全等专题培训、技术撮合和企业对接。建设中德学院“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四是数字活动载体要素。常态化开展路演活动100余场。承办创新中国行、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接交流会、工业互联网+精益生产专业赛、 “星火杯”区块链应用大赛等系列活动,营造拥抱数字经济的浓厚氛围。

+1
【纠错】 责任编辑: 刘舒
辽宁新闻
01007022001000000000000001111464112928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