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4月29日电(记者白涌泉)和平区合众社区创业工作站近日在和众公园正式启动。启动当天,木雕手工艺创业者李丹早早来到工作站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热情接待,协助她整理材料、填写表格,通过绿色通道快速审核、审批。短短58分钟,李丹就拿到了营业执照。“以前听说办执照手续繁琐,没想到在工作站这么便捷,我对创业更有信心了。”李丹说。
合众社区创业工作站是沈阳市街创中心建设启动以来首次走进社区、走进公园的创新尝试。它将创业服务融入社区治理“毛细血管”,打造“家门口的创业孵化场景”。在这里,公园不仅是休闲场所,更变身创业者展示手工艺品、推广特色服务的“露天创业孵化器”。
工作站培育了“合众新芽”创业社群,内设“幸福创益工坊”“睦邻梦之队”“邻里创享家”三大项目,以“职业担保计划”“未来技能提升计划”为服务抓手,实现“开办即服务”。这不仅为创业者提供从项目孵化到政策赋能的全链条支持,还精准对接不同群体需求,推出差异化服务。比如针对像李丹这样的手工艺创业者,通过组织传统文化展示活动,帮助他们拓展市场。对于渴望发挥余热的老年人,开发“银龄导师”计划。面向追求新业态的年轻人,开设元宇宙营销、AI工具应用培训等课程。
和平区人社局局长杨旭坤介绍,此前,和平区在马路湾街道建立首个创业工作站,围绕街巷经济服务群众,成效显著,一个多月就有5家企业注册成功。此次合众社区创业工作站的启动,是创业服务从街道向社区的延伸。未来,和平区还将推进创业进楼宇、进商圈、进校园,让创业服务覆盖更多群体。
近年来,沈阳市通过将创业服务下沉到社区、公园,实现“空间复用”,破解场地稀缺瓶颈,构建“政府搭台、社会参与、群众唱戏”生态,让创业变成充满人情味的社区共建行动。精准对接需求,推动创业服务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