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意志”在他们身上这样传承
2022-10-01 11:31:53 星期六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网沈阳10月1日电(唐晓瑭)9月30日,以解放初期鞍钢恢复生产的艰辛历程为背景的电影《钢铁意志》在全国公映。

  影片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工人克服重重险阻,在最短时间内生产出新中国的第一炉铁水,并在技术革新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新中国钢铁事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奋斗历程。

  “奉献,是‘钢铁意志’的底色”

新华网发 李永宏摄

  “在荧幕上看到父辈和老工人们的故事,我很感动。”智春山说。

  智春山的父亲智育民1949年被选调到鞍钢工作。作为鞍钢“五百罗汉”后代的智春山,从小就与鞍钢结下了不解之缘。“父亲常对我说,‘你是干部子弟,更要懂得奉献’。”智春山说:“在那个艰苦的年代,父亲总是把好的东西留给更需要的人 。”

  据智春山回忆,智育民有一条“四季马裤”。有一次,智育民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路过的一位农民在寒风中穿着漏洞的裤子,他想都没想便把另外一条较新的裤子送给了那位农民。当幼小的智春山询问父亲原因时,父亲回答说“他比我更需要。”

  1970年,智春山入职鞍钢中板厂,成为一名“鞍钢人”。2011年,智春山从鞍钢退休。“在父亲和同事们的身上,我看到了咱们‘鞍钢人’身上的底色,那就是奉献。”智春山说。

  “钻研,是‘钢铁意志’的灵魂”

新华网发 李永宏摄

  “鞍钢需要高知人才,而高知人才不可或缺的就是钻研。”刘加纯说。

  1989年转业到鞍钢鼓风机班时,刘加纯对业务一窍不通。为此,在工作期间,他虚心向前辈学习生产技术,休息时,他便扎进书店和图书馆查资料,苦学机械和电工知识。

  工作第二年,13号汽轮机在检修完毕后突然“罢工”,怎么也转不起来。电气、机控人员查了半天,也找不到问题。刘加纯看后突然想到和自己之前在专业杂志上看到的情况十分相似,按照书上的解决办法,刘加纯让设备再次运转起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6年,刘加纯开始撰写关于鼓风机系统改进方案的专业论文,并参与多个型号大型鼓风机的操作规程、作业标准编写工作。

  凭借出色的工作成绩,刘加纯先后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鞍钢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担当,是‘钢铁意志’的底气”

新华网发 李永宏摄

  “面对质疑,要扛得住压力。想要做成事,就要敢于突破。”王鑫说。

  1989年出生的王鑫是一名“钢二代”,受父母影响,2015年,硕士毕业后的王鑫入职鞍钢股份热轧带钢厂。从助理工程师到工程师,从生产作业区到生产技术室,他始终立足本职岗位、扎根一线,钻研生产技术,逐渐积累出解决现场实际难题的能力。

  长期以来,王鑫始终以“实干担当”的精神扎根生产线解决实际问题,练就了一身真本事。他负责1780线表面检测仪的日常管理与使用,通过制订“设备维护管理标准”、持续系统升级、扩容检测服务器、优化缺陷库等方法,实现了设备缺陷检测精度大幅提升。作为汽车钢主管工程师,他多次请教热轧首席工程师及产品专家,查阅相关技术文献,寻找解决方案,最终制定出创新改进方案。

  “作为新鞍钢人,要坚定理想信念,也要有过硬的技术和优良的工作作风。”对于“钢铁意志”,王鑫这样描述。

+1
【纠错】 责任编辑: 关溪涓
辽宁新闻
010070220010000000000000011114651129045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