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做加减乘除 提升治理水平
——鞍山构建“一核三圈”体系夯实基层治理根基纪实
随着治理水平不断提升,鞍山市变得更加宜居宜业。鞍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铁西区老旧小区改造后焕然一新,新入驻的物业公司加强了小区管理。 记者刘晓明 摄
“一屏指挥”让基层治理更高效。记者 丛楠 摄
社区综合服务窗口让居民办事更便捷。记者 刘晓明 摄
社区网格员在辖区巡查走访,认真履职。记者 周石 摄
去年以来,鞍山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坚持面向群众、面向企业、面向基层,将基层治理作为市域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构建“一核三圈”基层治理体系为牵动,“加减乘除”并用,不断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党建引领
构建“一核三圈”基层治理体系
鞍山市认为基层治理是市域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市域治理体系建设成果的重要体现。为进一步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鞍山市坚持党建引领,聚焦形成合力,出台了《关于构建“一核三圈”基层治理体系的实施意见》,在全市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党政部门、群团组织、社会组织联动的“一核三圈”基层治理体系,为加强基层治理提供支撑。
一核是指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即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基本核心单元,主要是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对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统一领导,将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贯穿至每一个基层治理细胞中。
“三圈”,即党政部门体系圈、群团组织体系圈、社会组织体系圈。
其中,党政部门体系圈,是指县乡党政部门及党政部门下沉到基层的服务人员,主要是依托市域治理体系建设,推动党政运行体系结构再造、流程再造、机制再造,打破行政壁垒,破除各自为政的障碍,推动党务政务服务直达到基层。
群团组织体系圈,是指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构成的协同治理组织体系,主要是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社会属性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优势,建立健全“大群团”工作机制,带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到基层治理。
社会组织体系圈,是指村(社区)社会组织,主要是鼓励基层社会组织在开展活动中了解、反映群众诉求,发现风险矛盾,协助做好各类矛盾纠纷调解,协助对相关人员的帮教帮扶,协助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的日常预防和应急处置。
围绕“一核三圈”基层治理体系,鞍山市通过建立党组织多级联动责任链条、建立“一核三圈”工作推进机制、建立“一核三圈”融合机制等,全面完善一体推进基层治理工作机制。
其中,鞍山全市各县(市)区委、市直属开发区党工委“抓总”,研究制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具体措施,乡镇(街道)党(工)委“统面”,构建党委领导、党政统筹、简约高效的乡镇(街道)管理体制。健全落实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议事决策机制,每季度召开街道“大工委”会议和社区“大党委”联席工作会议,共同研究部署党务、政务、服务等事项,持续深化党员干部与企业、机关干部与群众、上级党组织与基层党组织、企业与村(社区)“四结对”互帮互助工作。
目前,鞍山全市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机制全面覆盖,全市1139个社会组织、3786个社区社会组织、80余个民间调解组织、24876家企业、9229个基层单位,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广泛参与基层治理工作。
做好加法
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集聚
近日,鞍山市对下沉到社区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进行了动员培训,10个县(市)区、开发区的相关部门负责同志,52个乡镇(街道)的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干事),350名社区党组织书记及700名选派干部参加。
“通过培训,对下沉到基层该如何履职尽责,工作中该从哪些方面发力,思路更加清晰了。”参与培训的党员干部纷纷这样说道。
注重做好加法,鞍山市出台了《坚持强基导向推动各类资源下沉基层的若干措施》,全面加强基层干部荣誉、待遇、机遇激励,积极推动在全市形成“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的局面。
加强基层人员保障,让基层有人办事。鞍山市对全市乡镇(街道)空编缺员情况进行全面普查,在公务员招录中,岗位设置向基层倾斜,保证空编缺员及时补充。以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为契机,推动人员、编制、资源向乡镇(街道)下沉。去年以来,先后选派108名县级以上(含县级)机关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到乡镇(街道)任职挂职,262名驻村“第一书记”和81个工作队、42名“老干部”到村工作,700名市县两级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下沉至社区工作。
加强基层资金保障,让基层有钱办事。鞍山市适当扩大乡镇(街道)一般转移支付或非专项经费的比例,增强基层的财政自主权。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基层组织经费保障制度,每年向社区拨付4万元办公经费、2万元党建工作经费;每年向村级组织拨付办公经费与村干部基本报酬两项合计不低于11万元、党建工作经费3万元。
加强基层基础保障,让基层有阵地办事。鞍山市按照有关规定采取盘活现有资源或新建等方式,对办公环境破旧等问题的基层办公服务场所进行适当改善。完善村(社区)办公设备,以实施“安可替代工程”为契机,划拨一定数量的替换电子设备用于村(社区)办公使用,弥补基层办公设备缺口。
加强基层政策支撑,让基层有权力办事。鞍山市加快推进基层“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依据行政处罚法赋予乡镇(街道)相应执法权限。赋予乡镇(街道)对县(市)区直职能部门的考核评价权,明确乡镇(街道)对县(市)区直职能部门的年度考核权重占比,切实加强乡镇(街道)对县(市)区直职能部门的反向监督。
加强基层干部激励,让基层有动力办事。鞍山市推动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向基层倾斜,基层一线、艰苦岗位公务员优秀等次比例提高至25%,对边远艰苦、综合表现特别突出的提高至35%,并落实村干部、社区工作者收入动态增长机制等。
做好减法
出台硬措施为基层减负
“文风会风向短实新转变,基层‘包袱’轻了,我们干劲更足了。”“我们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了出来,有了更多时间奔一线、办实事、抓落实。”……鞍山市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感触颇深。
做好减法,鞍山市出台了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十条工作措施,聚焦重点、靶向发力,全力推动基层减负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持续改进文风会风。鞍山市深入开展“精文简会”工作,设定“无会日”“无会周”,倡导“1小时会议”,简化会议程序,压缩会议时间,突出解决问题,注重会议实效,并严格控制发文数量。截至目前,参加全市各类会议人员数量总体同比下降近20%,市委、市政府召开各类会议数量分别下降12%、7.3%;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发文数量分别下降7.9%、5.5%。
整治清理微信群。鞍山市严控微信群数量,明确一个单位原则上只保留一个微信群,除特殊紧急情况,8小时之外不在群内布置工作。市级党群部门、政府系统共清理微信工作群1687个,各县(市)区、市直属各开发区共清理微信工作群1817个,从“指尖上”给基层减负。
基本厘清权责边界。鞍山市在全市推行村(社区)组织事务清单化管理,实现清单之外无事项。梳理完善《城乡社区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清单》,保留证明事项8项,不再出具证明事项22项,制定《社区(村)组织依法履行职责主要事项清单》,确定主要职责15项,制定《社区(村)组织依法协助党委和政府工作事项清单》确定协助事项18项。
实行“一口式”服务和管理。鞍山市在全市社区推行“一口式受理,全科式服务”模式,取消原有各类业务专员设置,社区事务由一个窗口、一名全能社工“一口式”办理服务,其余社区工作者以专职网格员身份下沉到网格中去。建立基层工作“一次会”布置机制,各地区每周召开一次基层工作布置会,按照党建、经济、社会、民生等领域归口统一布置工作任务,直插乡镇(街道)、村(社区)。除紧急情况外,严禁在工作布置会之外开会布置工作。
强化减负督导。鞍山市每季度开展一次基层减负“回头看”,严格控制各级开展监督检查、索要材料报表的总量和频次,严格控制会议数量、严格压缩会议时间,及时发现减负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防止“边减边增、减后又增”现象发生。开展挂牌清理,制定《城乡社区挂牌拟保留清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两次集中清理,共清理违规牌匾7982块,挂牌繁杂无序现象基本杜绝。
做好乘法
数字赋能提升治理水平
“鞍千路32栋电梯间和楼道里有积水,存在安全隐患。”不久前,鞍山市立山区沙河街道新工社区三级网格员王素清发现这一情况,第一时间通过移动终端“鞍心通”网格APP将图片和相关信息进行了上报,二级网格员立即响应,上报一级网格长,一级网格长立即联系房产、供暖、自来水等多部门赶往现场,经过排查安全隐患原因为消防管道破裂。
随后,住建部门下属应急消防物业公司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维修,更换阀门。整个问题处理高效运转,多部门联动,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没超过3个小时。这是鞍山市做好乘法,数字赋能提升基层智慧治理水平产生成效的缩影。
鞍山市出台了《鞍山市市域治理“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一屏指挥”建设实施方案》,将“四个一”建设融会贯通,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的融合12345热线平台和政务服务平台于一体的综合管理平台和基层智治终端,积极为基层治理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鞍山市聚焦12345热线平台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融合联动,以各级党政群工作体系作为主渠道,以12345热线平台和媒体平台作为辅助渠道,打造线上线下全市统一问题池。同时,通过对问题池的梳理排查、分类研究,找到每类问题的共性原因,有针对性地化解矛盾。目前,已形成包含3329类数据信息的“问题池”。
与此同时,鞍山市建立起自下而上的问题发现机制。其中,12345热线平台聚焦群众诉求,在接诉即办、为民办实事基础之上,推动工作由单一的“被动响应”转向“被动响应”“主动作为”“自动感知”相结合。村(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站充分发挥网格员主动收集问题作用,随时了解群众实际生活困难与诉求,倾听群众对党委、政府的意见及建议。强化AI感知,统筹公安等各领域视频监控资源,全网图像在市、县、乡三级市域治理平台联动,构建万物互联、互联互通的完整系统。
此外,鞍山市建立起自上而下的问题解决机制。其中,充分发挥12345热线平台作用,实行24小时全天候接听群众投诉,将市直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轮岗派驻到热线平台,集中处理答复,解决各自领域诉求。依托市域治理平台,通过四级联动,建立相关工作机制,用数字化手段倒逼处理流程再造、优化解决渠道,对群众投诉事项及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高效、精准地答复处理。目前,受理各类诉求280余万件,办结率99.8%,满意率95%。
做好除法
“一张网”兜起基层治理大小事
鞍山市还把网格化管理作为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根基,通过强化党建引领、重心下移、资源整合、机制升级,推动党务、政务、服务三网融合,织密织牢基础网格,用网格化管理穿起基层治理千条线。
优化网格体系设置。鞍山市制定印发相关办法,取消组织、政法、消防等部门在基层设置的网格,由市域治理办实施对网格化管理服务、集中调度。建立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市域治理中心,所有村(社区)设立市域治理网格化工作站,与基层党群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一体化运行,实现网格信息统一收集、网格指令统一发布、网格资源统一调配、网格绩效统一评价。将党支部或党小组建在网格节点上,实现“网格党建”全覆盖,形成“村(社区)党组织、二级网格党支部、三级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基层党组织体系,有效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基层治理中的关键作用。
做实网格管理服务。鞍山市在全市统一设置网格,统筹各方面在基层实行网格化管理。网格分为综合网格和专属网格。按照农村不超过30户、城区不超过20户的标准和规模1000人或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为基准单元,将全市村(社区)划分为63684个综合网格,将党政机关、医院、学校等特定管理区域划分为2939个专属网格,全部配齐三级网格员和专属网格员。村(社区)治理中心利用基层智治终端平台,承接智慧党建、文明实践、综合治理等10个智能化应用模块功能,并在线下对应建设10个实体工作驿站。将网格化与帮办代办、“三社联动”相结合,培育3786个社区社会组织,招募45.6万余名志愿者,下沉网格开展服务活动,让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做实做细惠民的大小事。
组织“三官一律”(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进网格。鞍山市制定相关方案,推动“一社区一警两辅”“一村一辅警”实现全覆盖,制定“法官进网格”工作实施方案,推动全市各级法官“全员进格”,通过委托授权的方式推动城市管理执法力量下沉到网格,构建起“民(辅)警+法官+执法力量+村(社区)工作者”四位一体的专职网格治理队伍。
强化奖惩激励。鞍山市将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纳入党政绩效考评,制定《综合网格员奖励考核办法》,通过每月为网格员发放价值159元的话费补助,实施“星级管理”“积分补贴”,对获得市级“最美网格员”和连续2年评为“三星网格员”的,推荐评选市劳模等方式,提高各级网格员的荣誉感,激发履职尽责的积极性、主动性。
以构建“一核三圈”基层治理体系为牵动,鞍山市巧做加减乘除法,正不断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夯实基层治理根基。(记者 刘家伟)
-
省市县乡村同步推进“辽宁阳光三务”监督平台建设
今年以来,辽宁省把全面推进“阳光三务”作为净化基层政治生态的新引擎。2022-06-16 10:28:01 星期四
-
沈阳在公共领域推广清洁能源及新能源车
沈阳市以柴油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为监管重点,实施柴油货车清洁化、非道路移动源综合治理、交通运输轨道化、重点用车企业强化监管“四大行动”。2022-06-16 10:27:15 星期四
-
大连50项举措保障快递小哥权益
近日,大连市出台首个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实施方案,以全链条保障措施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撑腰”。2022-06-16 10:26:33 星期四
-
辽宁省开展网络交易平台“点亮”专项行动
辽宁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网络交易平台“点亮”专项行动,着力破解平台主体信息和规则不透明等问题。2022-06-16 10:26:01 星期四
-
辽宁省给辽宁籍ETC货车发电子消费券
辽宁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确保交通“大动脉”“微循环”畅通。2022-06-16 10:25:13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