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件文物都期待着世人为其揭开尘封已久的秘密、重现其璀璨光彩。我们的工作就是将历史久远的文物通俗化演绎,为其赋予生命力,这样历史离人们就不再遥远。”辽宁省博物馆馆长王筱雯说。
在辽宁省博物馆举办的“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上,展馆与数字科技公司合作,以新技术倾力打造数字体验场景,让《虢国夫人游春图》等国宝珍品描绘的场景生动呈现。如微风吹过历史的纱帘,传承千年的文物让观众看到了生动真实、立体可感的大唐。
“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后,也引起文博界和公众广泛关注。展厅内,由刻有唐宋诗词的玻璃牌组成的“诗词林”,成为观众喜爱的拍照打卡地。展厅门口的表演区域,上演着和“唐宋八大家”相关的情景剧——《何谓唐宋八大家》介绍了历史上唐宋八大家的由来;《苏门教子》再现了苏洵教育苏轼、苏辙求学上进的故事……
近年来,辽宁省博物馆以文化传播的视角,策划了“又见大唐”“又见红山”“唐宋八大家”等系列展览,以丰富的解读“链接”观众对文物的欣赏、理解和期待,创新性讲好文物故事,形成了观众喜欢、专家认可、媒体聚焦的文化现象。2021年,辽宁省博物馆共接待观众83.7万人,其中未成年观众48.3万人。
2020年12月4日,“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王筱雯说,以往我们办展览大多是从艺术史的角度去梳理和整合馆藏书法、绘画作品和器物的。而“唐宋八大家”展览同样是展出文物,但是从全新的角度切入,既让观众对“唐宋八大家”所承载的文化价值有了更深的体悟,同时也让更多人爱上辽宁省博物馆的国宝。
王筱雯介绍,为了将文物承载的历史信息和艺术价值更好地传达给观众,辽宁省博物馆策展团队在对文物的解读上颇下了一番功夫。在《簪花仕女图》展出时,策展团队抓住唐代女性眉毛样式这一细节,总结出唐代289年间不同女性、不同时期的眉毛样式特点。观众通过了解唐代的女性妆容,可以感受到这一时代开放包容的社会风尚,从而更加深刻地了解此种社会风尚背后的大唐盛世。
“博物馆要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才会有人愿意走进来。”王筱雯说,我们光研究文物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将研究的内涵表达出来,让公众看懂。“希望可以通过更多趣味性的引导,让更多人关注文物所承载的灿烂文明、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
记者:赵洪南
编辑:初杭
-
沈阳无物业老旧散小区将实现封闭管理
今年以来,沈阳市有序推进无物业管理小区和散体楼无人管清零行动。2022-05-18 10:12:26 星期三 -
沈阳出台两项制度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日前,沈阳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个案会商制度》和《入职查询制度》。2022-05-18 09:36:47 星期三 -
国际博物馆日丨这些文物也太“虎”了
辽宁省博物馆推出的“三彩划花伏虎枕”“卧虎瓷枕”“虎符”等文物,展示了古代多样的生肖习俗和极具特色的虎文化。2022-05-18 09:27:01 星期三 -
三年“耕耘”北方重工“混改”结硕果
2021年,北方重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42.8%;新增订货同比增长427.1%,为稳定区域产业链和供应链发展作出贡献。2022-05-18 09:26:23 星期三 -
辽宁省筹措2.7亿元动物防疫补助
截至目前,辽宁省共筹措省以上动物防疫等补助经费2.7亿元,努力确保全省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形势稳定。2022-05-18 09:25:13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