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物流样本开启校企合作“沈阳就业模式”
2022-03-15 14:05:31 星期二 来源: 沈阳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研学即实践 毕业即就业 双选下订单

  “产教融合”物流样本开启校企合作“沈阳就业模式”

  “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自动化流程运转中。记者 李浩/摄

  惊蛰已过万物复苏。

  3月14日,位于沈阳市浑南区的京东物流“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内,入库、存货、打包、分拣、出库等一系列自动化流程全速运转。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物流管理专业2022年应届毕业生宝音都楞,在岗位上忙碌着,再有不到四个月,他将实习期满,成为京东物流东北分公司的正式员工。

  这位来自内蒙古的小伙子告诉记者:“以后我就把家安在沈阳了!”

  就业是民生之本。沈阳物流行业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面的实践,不仅让毕业生走出校门就能实现就业,更在企业持续发展、产业聚拢人才、城市汇聚人气方面“打了样”。

  产教融合让学生“毕业即就业”

  像宝音都楞一样尚未毕业就进入“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实习的学生,从2012年的几十人,发展到现在每年超过500人。实习结束后,学生和企业之间进行双向选择,其中绝大部分学生有机会直接留在企业就业。

  “沈阳是京东物流东北分公司总部所在地,用人需求量大,每年都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我们从2012年开始陆续跟省内30多个开设物流专业的高职、本科院校展开合作,从最初提供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始,到合作开设订单班、学徒班,把企业对人才的培养‘前置’到学校去。”京东物流东北分公司校企合作负责人丁旭佳说。

  这样一来,节省的不仅是企业的人才培训成本,还有学生们择业的时间成本。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20级物流专业学徒班学生姜彦妮告诉记者,跟着师傅在物流仓里实习,才发现光在学校里学的内容是不够的,订单分拣、打包,与机器人的协同作业,都得实地去学。“一进入学徒班其实就明确了就业方向。经过三年的学徒制学习,毕业之后直接就能就业,省掉了择业、实习和适应的环节。”她说。

  一条外地人才留沈通道

  沈阳是东北地区的物流中心城市,物流行业人才需求量大。通过企业向学校“下订单”,直接提用人需求、供就业岗位的方式,使得每年都有大量高校毕业生留在沈阳就业、安家,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员。

  分别于2012年、2014年通过学校与企业开展的实训合作进入京东物流“亚洲一号”工作的张贺和杨健,都是物流管理专业大专毕业生。两个人的老家一个是朝阳,一个是锦州。2019年,两人结婚并把家安在了沈阳,“我们分别在运营部门和职能部门,收入都是中上水平,现在买了一百多平方米的房子,还有一个快两岁的宝宝,我们对现在的工作生活很满足。将来肯定要继续钻研业务,继续往上发展。”杨健对记者说。

  “我们做了一个初步统计,校企合作开展十年来,通过这种方式进入企业工作的学生,超过一半是外地生源。”丁旭佳说。

  这其中不乏业务能力出众的学生。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主任栾锐告诉记者,该校2018级学生张荷红在2020年1月1日开始进入企业实习,通过实习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她获得了2021年辽宁省智慧物流作业方案设计与实施大赛一等奖,并冲进了当年的国家级比赛。

  坚持校企合作培养高质量物流人才

  “物流行业是最近十年的朝阳产业,发展速度快,规模体量大,人才缺口大。”栾锐说。沈阳市“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提出了“把沈阳建设成为服务东北振兴的国家物流战略支点”的目标,这对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栾锐告诉记者,下一步,学校将在增加生产性实训和认知实习的基础上,加大与企业的深入合作,进一步向企业的技能需求靠拢,进行优质人才培训,从学校就开始展开学生们的半职业生涯,让他们进入企业之后能够尽快走上专业管理岗位。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带头人张润卓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她介绍,通过与行业龙头企业的深入合作,对学生和老师都有很大提高。物流行业传统教材更新速度较慢,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快适应高速发展的物流行业,老师和学生一起到企业现场去看、去学,让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实际相结合,为物流行业的大发展、快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高质量人才。(刘洋 文)

+1
【纠错】 责任编辑: 刘舒
辽宁新闻
01007022001000000000000001111464112847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