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11/18 10:36:54
来源:新华网

大学语文课堂上的中华文化之美

字体:

  新华网沈阳11月18日电 教室里,教师身着承载传统文化之美的汉服为学生授课,师生鞠躬作揖行相见礼,同学们一起诵读国学名篇段落,现场演绎文学先贤写就的经典故事……这就是大连交通大学大学语文课的沉浸式学习课堂。近一年来,大连交通大学持续推进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立和改革,积极探索适应新文科建设与课程思政等当代语境的语文教学新模式,为青年学生提供广阔的文化视野与诗意的人生体验。

  “在大学语文课堂上,老师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同学们通向经典之路的引领者。” 大连交通大学语文教研室主任牟海晶介绍说,在讲解《诗经》时,老师们向学生展示古体诗重章复沓的篇章结构以及温柔敦厚的审美情趣;品读《论语》时,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循着圣人的教诲践迹而行;选读《史记》,使同学们体味到“古今之变”的历史厚度与“天人之际”的人生广度;还有老师采摘了《本草纲目》中记载的植物,带同学们体会“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祖先智慧……语文课在师生的协作下,成为了有知识、有见解、有趣味、有文化的课堂。

  “在大学语文课上,我得以与先贤对话,体味他们的生活与情思,弥补了工科学习中感性认知的缺憾,极大丰富了我的内心世界。”学校车辆工程专业2025级学生徐楷然说。

  在大学语文课程的带动下,学生们对国学经典的学习兴趣越来越高,不仅图书馆里古代文学作品的借阅量提升了,大家还在学校的戏剧展演活动中编排了国学经典主题戏剧作品,在读书会活动中主动分享交流国学经典读书体会。

  大连交通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学语文是传承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学校将持续改进语文课程教学,不断推陈出新,既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又回应当代语境的变迁,引领学生在人文光辉与文化自信中找到诗意的心灵居所。

【纠错】 【责任编辑:刘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