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集团全球最大、最先进的高端轮胎制造基地在沈阳;宝马集团全球最大生产基地在沈阳;贺利氏集团在中国规模最大的半导体项目在沈阳……从租借生产线到建工厂,从“试水”到深耕,越来越多外企投资项目在沈阳成长为其“产业版图标杆”,向世界展示出中国市场的巨大机遇。
这些外企始终与沈阳同频共振,持续深化合作,沈阳的“磁吸力”从何而来?
充足的人才资源为吸引外资提供基础。面对庞大的中国市场,从依赖外籍专家到培养本土人才,这一转型是外企全球化战略与本地化需求平衡的必然结果。
“过去,米其林沈阳工厂在高峰期曾有190多名外籍专家。如今,沈阳工厂有四、五十位中国专家为米其林的全球业务提供服务。”米其林大中华及蒙古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叶菲说。
9月24日,米其林沈阳工厂成立30周年庆典活动现场。新华社记者韩赫 摄
在沈阳,大量的优秀产业人才为外企本土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撑,一些外企还会通过校企合作、内部培训等方式精准培育人才。从2013年开始,华晨宝马启动了中德校企合作全新职业项目,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理念与中国实际情况结合,为企业培育、输送专业技术人才。
强大的产业生态系统、强韧的供应链体系为外企发展提供产业支撑。在沈阳,宝马集团已深耕数十年之久,庞大的中国汽车市场吸引其配套供应商也纷纷来华设厂,中欧汽车产业链不断深化融合。
这是2024年5月8日在宝马沈阳生产基地拍摄的华晨宝马第600万辆整车下线仪式。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在华晨宝马铁西工厂的一街之隔,西班牙海斯坦普集团沈阳工厂正热火朝天地生产着,车身和底盘零部件下线后,随即被运往华晨宝马及周边多家车企的总装车间。“在沈阳,我们不仅有最好的发展方向、基础设施和技术,我们还有当地政府的高度支持以及最好的合作伙伴。”华晨宝马技术及生产高级副总裁孟钧澜说。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助力外企谋求更长远发展之势。华晨宝马铁西工厂所在的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是国务院批复的全国第一个以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合作为主题的战略性平台。近年来,这里着力打造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相关方面以“容缺受理”“并联审批”的方式,大大加快了有关手续的办理进度。
“中德园积累了丰硕的合作成果,开拓出成熟的发展模式,为德国企业在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沈阳有潜力成为德国及欧洲企业进入东北亚市场、参与区域合作的首选伙伴。”德国北威州国际商务署驻华首席代表封兴良说。
多年前的“试一试”已变为如今的“坚定选择”。一个个外企“标杆项目”的诞生与成长,彰显出沈阳高水平对外开放呈现的积极变化。
一个充满活力的沈阳正张开双臂拥抱世界。
“从1995年落地至今,沈阳工厂已成长为米其林集团全球最大、最先进的高端轮胎制造基地。”叶菲说,沈阳工厂是米其林在中国战略布局的重要支点,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创新的力量,展望了绿色的未来。 (记者于也童、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