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9月26日电(记者于力、高爽)记者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了解到,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发布的《2025全球高血压报告》中提及了多项高血压防控经验,其中孙英贤教授团队在辽宁昌图开展的中国农村高血压控制模式作为中国唯一入选的模式被报告采纳,并向全球推荐。
“项目通过五大举措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干预:一是开展全民筛查;二是构建以村医或社区医生为主导的县、镇和村或社区三级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三是赋予村医或社区医生处方权,确保村卫生室或社区医院配备国家集采降压药物;四是推行简单实用的用药流程及AI辅助用药决策;五是系统培训村医或社区医生,规范标准血压测量、提升患者管理能力,开展规范减盐等生活方式健康教育。”孙英贤表示,团队在辽宁省昌图县两个试点乡镇落地实践该模式,以破解高血压基层管理碎片化难题为目标,获得了70%患者血压达标的显著成效。
《2025全球高血压报告》指出,2024年全球高血压患者已达14亿人,但仅约五分之一的患者通过药物或生活方式干预有效控制住了病情。中国患者人数约2.7亿,真正实现有效控制的患者仅占18%,防控形势严峻。
而孙英贤教授团队牵头开展的中国农村高血压控制模式验证: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经标准化培训与指导后,开展社区高血压管理是安全、有效与可行的——这一成果为全球中低收入国家及地区推进高血压防控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国农村高血压控制模式推广项目始于2018年,共纳入辽宁、陕西和湖北三省的326个村庄、33995名高血压患者。干预组实施团队以村医或社区医生为主导,实施保障社区药物可及性和人工智能辅助高血压管理等多层面综合干预模式。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18个月高血压控制率显著提升至77.3%,36个月心脑血管事件下降33%,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30%,全因死亡风险降低15%。相关研究成果于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发表于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
在昌图县试点成果的基础上,该模式于2024年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遴选为国家级慢性病管理示范推广项目。目前,该模式已在5个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内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实施,在超100万人口区域实现动态管理与综合干预。基于244046名高血压患者的初期随访数据显示,管理仅3.9个月,高血压控制率由20.8%提升至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