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1月30日电 灵蛇迎瑞气,瑞雪兆丰年。大年初一早上8时,写着“丹东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二队”的牌匾在大红灯笼和春联的衬托下熠熠生辉,民警杨泰瑜取了执勤装备,在门厅警容镜前整理着装、调试设备。今天,他的工作任务是跟随队里民警办理船舶出入境边防检查和开展港区巡查。
“你好,我是丹东港边检站民警杨泰瑜,请出示相关证件。”杨泰瑜一边办理“NS杭州”轮的出境手续,一边与船舶代理张圣东确认船舶的信息。核对完申报的船舶信息后,杨泰瑜熟练地将海港勤务系统打开,从人证对照、信息比对到资料录入,整个过程严肃认真,一气呵成。
丹东港,位于黄海北部,鸭绿江入海口西岸,向东与朝鲜半岛隔江相望,是东北东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煤炭、矿粉、钢材等大宗物资是出入港的主要货物品类。春节前夕,东北地区普降大雪,丹东港辖区水域风力达到8级,船舶停止了作业,入境船舶集中在锚地等候,雨雪停歇后,港区里也迎来了船舶出入境高峰。
船舶出境时,代理人员可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申报船舶出境,边检民警提前做好船舶和船员的预检工作,边检网上报检功能和无纸化申报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腿的工作目标,为企业节省时间成本超过10%。
丹东港港区很大,营区距离最远的码头近20公里。在去往港区码头的途中,海天一色,塔吊林立,皑皑白雪覆盖了整个港区。执勤车行驶20多分钟,到了“NS杭州”轮停靠码头,货仓上盖全部打开,5万吨的煤已经见底,码头上的塔吊的几个抓钩还在不停地“捞”起满满一钩煤,然后卸在传送带上。
“港区内有电厂、豆油加工厂等企业,进口大豆通过传送带,从货轮直接到工厂,煤炭也是通过传送带从码头直接到货场。”杨泰瑜说,“每天的实地巡查也不定时,最难熬的是冬季夜晚,无论是半夜十一点,还是凌晨四五点,在凛冽的海风中,脸部都有针扎一样的感觉,尤其是这几天寒潮来袭,对‘寒风刺骨’一词的理解最深刻了。”
民警们对部分装卸人员进行了身份核查,并查看每个人有没有登轮许可证。核查结束后,民警又向装卸人员讲解了相关法律法规,提醒他们注意许可证的时效,并将几个福字送给了工作人员,送去了新春的祝福并一起合影留念。
回想起一年的工作历程,杨泰瑜有很多感慨,有第一次参加联合巡查时的惊心动魄,有第一次拿起验讫章时的满心期待,还有第一次备考初级检查员等级评定考试时的挑灯夜读……
人生难免会有很多个“第一次”,也就是这些“第一次”让杨泰瑜逐渐从一名新警成长为能够独立承担边检业务工作的新生力量,让他真正成为了一名合格的移民管理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