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5/08 09:37:39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孔雀浴火:一块手表里的“时光传奇”

字体:

  阳光下,鸭绿江绕着边城缓缓流淌。江水墨绿,清波粼粼,游客们沿江徜徉,感受“东方日内瓦”——辽宁丹东的独特风情。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东方日内瓦”这个别名的由来,得益于这里的一家企业:孔雀表业。这家有着67年历史的老表厂,制造了超过4000万只表芯,它见证了新中国表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自身也经历了由盛到衰、从落寞到振兴的上下求索,一代代制表师们用匠心和传承,打磨出一颗颗跃动的“中国机芯”,锻造着一段段时光传奇……

  你听,这是时间的脚步声

  走进丹东孔雀表业集团,近400平方米的精密制造展示中心里摆满了这家企业建厂67年来生产的各种表芯,可谓琳琅满目。

  展厅西南角,一块直径34厘米的双陀飞轮机芯摆在显著位置。表芯上,7点和5点方向两个金色的摆轮有节奏地左右摆动,“嗒嗒嗒嗒”的声响回荡在展厅中。

  孔雀表业管理部部长王广文介绍说,孔雀表业研发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孔雀半镂空陀飞轮机芯,由146个零件构成,内镶19颗宝石,整个陀飞轮机构只有0.42克重,在狭小的空间中镶嵌上76个零件。

  “听,这像不像时间的脚步声?”王广文说。

  陀飞轮是法语,意思是“旋风”,寓意不停旋转。它是瑞士钟表大师宝玑在1795年发明的一种钟表调速装置。这一技术代表了当时机械表制造工艺中的最高水平,直到现在,在世界各国,能够制造陀飞轮手表的企业也并不多见。孔雀表业是中国第一家能够量产陀飞轮表芯的基地。

  在五楼的孔雀表业展示中心的墙面上、展台中,各种钟表、老照片、档案记录着孔雀表业走过的光辉历程:

  1957年,安东表厂在丹东市创立,原厂址位于锦江山西麓的花园街。“最早的时候只有7个制表师,也没有机床这些设备,就是靠手工制作,当年造出了4只前进牌手表。”今年67岁的老制表师武志荣回忆说。

  1963年,企业更名为辽宁手表厂,引进大量进口自动车床和国内一流的现代化设备,开始生产“孔雀”“春兰”“美美”“青云”四个系列、上百种款式的手表,因产品造型美观、走时准确,产品远销国内外。

魏钢(中)在工作中与同事交流(2023年12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龙雷 摄

  20世纪80年代初,孔雀手表迎来发展高峰期。1982年7月5日的《工人日报》在头版以《孔雀飞来不落脚》为题,报道了孔雀手表在北京、天津、太原、南宁等地受到消费者抢购的盛况。“孔雀手表,一表难求”成为企业当年经营的真实写照。  “我那时候刚上班,结婚时我从厂里买了两块手表,一块我自己戴,一块送给我爱人,婚礼上亲戚朋友都羡慕坏了。”今年63岁的制表师魏钢回忆说,眉眼间溢出温暖而自豪的笑意。他3年前已经退休,目前返聘在岗,是孔雀表业的装配大师。

  1986年,年产机芯达到380万只,企业员工达到1.2万人,盛况空前。加上丹东的纬度、温湿度等与世界制表中心瑞士日内瓦相近,丹东因此被称为“东方日内瓦”。

  “那时候在表厂上班,是件非常自豪的事情。全厂1万多工人,下班后浩浩荡荡的自行车大军从厂区出来,场面太震撼了。”魏钢经常在梦里回到那个时代,“跟别人一谈起职业,人家知道你在孔雀表厂工作,都羡慕得不得了。”

  离别与重逢,表盘上的岁月轮回

  在孔雀表业的生产车间里,一面面落地玻璃幕墙后面,一台台机器正在生产。这里面,既有最新式的自动化机床,也有一部分20世纪70年代保留下来,经过智能化、自动化改造后仍在使用的制表机械,车间里只有几个工人在控制机床。

 高奎仁在工作中(2023年12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龙雷 摄

  69岁的高奎仁正在夹板厂的车间里检验零部件。从1979年到现在,他在工厂里度过了大半生,见证过表厂的辉煌,也经历过它的落寞,退休后被返聘的他,也亲历了它再度辉煌的过程。

  “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时候,厂子就走下坡路了。那时候电子表开始兴起,价格又便宜,走时又准,好像一夜之间机械表就不吃香了。”高奎仁回忆说。

  到90年代时,机器停摆,产品、零部件大量积压,工厂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一开始是一个月的工资分成两个月发,后来是拖欠,最多的时候两年多没发过工资。”

  工人开始放长假,“谁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开工,没办法,就得出去打零工。”曾任孔雀表厂下属模具厂厂长的武志荣说,1999年,他和几个老制表师一起到周边的私营小厂打零工。

  “当时厂里非常困难,生产的零部件没有销路,就论斤称卖给私营的小手表厂,小表厂生产的手表质量差,就靠低价拼市场。”武志荣说,一开始表厂卖积压的零部件,后来开始卖机床等生产设备,眼见着企业一点点衰落下去,大家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却无能为力。

  “我记得有一个女工友,也是在一个私人企业做手表,有一回她看到贴着孔雀表厂标签的机床被卖到了她打零工的小企业,搂着机床号啕大哭……”武志荣回忆着,眼角泪光闪烁。

  在武志荣心底,有一件特别让他伤心的事:彼时孔雀表厂已经停产,几家小表厂却做得风生水起,有一天,孔雀表厂的厂长等领导到这家小厂来“取经”,看到几个当年表厂的业务骨干在小表厂里讨生活,厂领导们很尴尬,武志荣也觉得羞愧:“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但那时候生活太难了,我爱人在金笔厂上班,也下岗在家,女儿正上高中,我不出去打这份工,一家人怎么活呢?”

  厂领导很不自然地对小厂的老板说了句:“我们培养的业务骨干,都被你挖来啦!”便匆匆离开了。厂领导走后,武志荣找到老板,抱怨了一句:“我们厂里的领导来,你好歹跟我们说一声……”

  没想到对方毫不客气:“你们拿我的工资,我给你们碗饭吃就不错了,我还得跟你们打招呼?”

  2008年7月,辽宁天赐集团收购辽宁手表厂,成立辽宁孔雀表业有限公司。新成立的孔雀表业从天津引进了专业的表业设计、管理团队,此时,这只曾经折翼的孔雀,开始了新的腾飞之旅。

  企业开始大量招募原来的老员工,听说企业改制后重新生产,武志荣立刻从那家私人表厂辞职,“还差我半个多月工资,我也不要了。我就一个念头:我得回家了!”

  当年,含泪离开;如今,温暖重逢。

  不少头发花白的老制表师们,找出珍藏的旧工装,怀揣着一腔热忱,回到梦里多次回来的车间,悸动的心,一如少年时第一次入厂般兴奋而自豪。

  用匠心打磨“中国机芯”

  中午时分,走在孔雀表业公司的厂区里,安静、整洁,身边不时有三三两两的年轻人走过,有的回宿舍休息,有的去餐厅就餐,还有人在篮球场上拼抢,仿佛行走在一所大学校园。

  2009年,改制后的孔雀表业从老厂区搬到了丹东新区仪器仪表产业园,投资10亿元建设了现在的厂房,购置了新的设备,从天津、北京等地招来了专业的运营管理团队。

  今年75岁的孔雀表业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侯桂林是中国制表行业的专家,大半生的时光都在手表行业里摸爬滚打,从学徒、工人到技术员,再到国营表厂的总经理、党委书记,既懂制表,也懂经营管理,孔雀表业改制后,他受聘从天津来到丹东,带领专业团队,和众多制表师们一道开启了新的逐梦之旅。

  “手表,是一个精密制造行业,既需要专业技术,也需要爱好和专注。我们这么多优秀的制表师,一代代传承下来,这是孔雀表业无形的财富。”侯桂林说。

  侯桂林加盟孔雀表业后,立下一个规矩:每年公司新招聘的人员,不管是高管还是普通工人,每人发一块机芯,让大家回去拆解,并定期组织比赛。“干一行要爱一行,管理层只懂管理,不懂制表,你跟这些制表师还有工人怎么对话呢?”

  当年的老孔雀表厂面对电子表的冲击遭遇了“滑铁卢”,如今的孔雀表业,面对智能手表,却应付裕如。侯桂林阐述了他走过大半生对机械表的理解。

  “智能手表以功能性为主,它的很多功能机械手表不具备。但机械表除了功能性,它还是工业设计、精密仪器制造、匠心传承等多重工艺、元素合一的工业产品,是工业美学的集大成者。”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如今的孔雀表业确立了“精密制造”的核心理念,实施“柔性、定制、品牌化”发展战略,向机械手表高端化方向进军。

  侯桂林的观念和老制表师武志荣的想法不谋而合。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武志荣去德国表企学习时,德国朋友曾送给他一块电子表,当时他觉得非常新奇,小心翼翼地带回国,但过了不长时间,这块电子表坏了。

  “我就把它拆开,看能不能修,结果打开一看,里面是很简单的一块线路板,太空洞了。”揭开了神秘面纱,武志荣有些失望。

  当年去瑞士学习,当地的专家对武志荣说,我们卖给你们的设备,都是我们淘汰掉的,不会是最新的设备,我们到了第四代,才可能把第二代的产品卖给你们,最先进的东西,我们不会卖。

  从那时起,众多像武志荣一样的制表师都有一个朴素的梦想:赶超先进,造出领先世界的“中国机芯”!

  凭借着对工作的热情和一丝不苟的精神,武志荣和他的徒弟们致力于手表模具加工,突破了一项又一项被国外制表业同行看来不可能实现的关键零部件。2018年,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首届轻工“大国工匠”评选中,武志荣摘得桂冠。

  在武志荣的大师工作室里,工具箱中还保留着他入厂时就一直使用的螺丝刀、锤子等,这些木手柄泛着幽光、甚至被磨得变形的工具陪他走过了49年的职业生涯,他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

  “制表这个行业,入了门,就盯着这一个行当不断钻研,把它做到最好,干一行、爱一行、钻一事。我觉得,这就是工匠精神。”回望大半生的制表生涯,武志荣感触良多。

  让“孔雀”成为国货之光 

  年过古稀的侯桂林依然奔走在世界各地的表业舞台上,参加世界名表展会、到世界各地走访客户、洽谈生意,像一只上满发条的机芯,活力满满。

  “我去瑞士,我就带一两个公司的年轻设计师,让年轻人更多地了解制表业的最新发展情况,也开阔他们的视野。”除了带年轻人“周游列国”,侯桂林还有一个绝招——75岁的他玩转互联网,和国内表圈的一帮“铁粉”保持着密切互动,许多人得知他在丹东,就从全国各地来拜访,久而久之,粉丝们形成一个定期会面的习惯,聚在一起,共同品评不同品牌、不同国家的机械手表在设计、走时、功能等方面的得失。

  每当这时,侯桂林就会带上他的年轻设计师一起参与,让大家见识世界各地的名表,倾听资深“表迷”们对手表设计得失的品评。

  高子祥(左)在工作中与同事交流(2023年12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龙雷 摄

  在孔雀表业充满后现代风格的办公楼里,35岁的设计室主任高子祥正在设计一款新的手表机芯。家在内蒙古的他2011年进入孔雀表业工作,已经独立设计出多款手表机芯。

  “一块机械手表机芯,少的有100多个零部件,多的有400多个零部件,让它们密切配合,精准走时,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高子祥说。

  从他入职开始,拆卸表芯、学习机械手表的设计原理就成为一门“必修课”。从起初的被动拆解到逐渐“上瘾”,他被方寸之间的机芯世界的魅力所征服。

  “拆解手表,就是了解前辈、同行的设计理念,对我来说是一种启发。”入职到现在,他拆解了40多个机芯,从拆解到重新组装,既开阔了眼界,也磨炼了耐性。

  “和我一批到孔雀表业的同学有20多人,如今只剩下8个,很多人耐不住寂寞,就离开了。干这一行,如果单纯为了养家糊口,很难留得下,更难做出成绩。”高子祥说。

  老师傅们也有同样的困惑:不少年轻人耐不住寂寞,来了又走,许多人宁愿去送外卖,也不愿意“枯坐”在制表车间里过活。

  作为青年人,高子祥也会有烦躁的时候,这时他就喜欢去展示中心看那台双陀飞轮表,听听它充满机械感的走时声,心情就平静下来。

  “作为设计师,从设计图纸到样机出产再到手表面市,我们要负责整个过程。一块手表是有生命的,我希望有一天我没了,我设计的手表还在精准跃动,这种成就感,是赚多少钱都难以替代的。”高子祥说。

  2012年,孔雀表业的机芯产量首次突破10万只,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过亿元,结束了企业长达20年的亏损,2018年,辽宁孔雀表业有限公司被中国钟表协会评为中国陀飞轮手表(丹东)制造基地。2023年,孔雀表业集团“百万只高端机械表机芯智能研发制造平台”全面启动。该平台建筑面积达4.3万平方米,涵盖40余个专业化车间、多个数字化智能生产线,是中国北方钟表行业唯一的全产业链项目。

  “孔雀手表,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也是老丹东人永远割舍不下的情怀。我们都有一个理想,就是把这个品牌擦得更亮,把它做成一个百年品牌,让更多的中国人,拥有自己制造的高端手表,让‘孔雀’成为国货之光。”孔雀表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卫东说。(记者孙仁斌 高爽)

【纠错】 【责任编辑:关溪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