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07/27 16:17:53
来源:新华网

胜利的回响——岁月荣光!抗美援朝战争老兵群像

字体:

  吴晓岚(拼版照片,2020年9月9日摄),1934年出生于吉林省磐石县黑石镇。1948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历经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历任护士、护士班长。

  为了避免白天做饭冒烟被敌机发现,吴晓岚他们当时一天只吃两顿饭,早上天不亮时一顿,晚上天黑之后一顿。有段时间,医院甚至断了粮,物资运不上来,吴晓岚他们只能去玉米地里捡点掉落的玉米粒回来做着吃。伤员所在处距离放药品、器材的防空洞仅两百多米,可白天取药却是一段“漫长”历程,需要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敌机在空中不停轰炸扫射,吴晓岚只能抓住间隙,一有机会就马上冲刺。有时好不容易取到药品,又在往回跑的路上遭遇敌机俯冲,一个跟头栽下去,药品就全废了,只能返回再取。

  每一天,吴晓岚都在这样的艰险中不断往复着。“我们就是伤员的保护神啊,必须逼自己坚强。”吴晓兰说。

  20世纪50年代初,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如今,当年那些“最可爱的人”,很多离开了我们,在世的也已进入人生暮年。然而他们用生命和鲜血锻造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却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的血脉灵魂,被一代代中华儿女铭记在心、永续传承。铭记,是最好的致敬!

  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pagebreak

  项凤玉(拼版照片,2023年7月4日摄),1933年出生,1951年3月入伍,当年8月入朝,任炮8师48团后勤处通信员。

  项凤玉陈述说:“1953年7月27日,接到上级通知当晚24时停战。当天晚上,我在朝鲜一个战场陪首长视察,越临近24点,炮火越密集,阵地被照明弹照的灯火通明。停战时间一到,炮弹的声音都消失了,我听到了蛐蛐的叫声,太美妙了。”

  20世纪50年代初,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如今,当年那些“最可爱的人”,很多离开了我们,在世的也已进入人生暮年。然而他们用生命和鲜血锻造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却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的血脉灵魂,被一代代中华儿女铭记在心、永续传承。铭记,是最好的致敬!

  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pagebreak

  杨殿生(拼版照片,2020年8月13日摄),1932年1月出生,辽宁大连人。1947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1950年10月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暂编汽车44团2连当汽车助手,1958年10月从朝鲜回国。

  “我们听到枪声,第一件事情就是踩刹车、闭大灯。”杨殿生一边说一边模仿着开车的动作,“留着小灯再往前跑一段路,剩下的就关灯摸黑驾驶,敌机看不着你就自己回去了。有的时候敌机投掷照明弹,我们就借着光亮把油门踩到底,很可能就冲出危险地段了。”杨殿生说。

  20世纪50年代初,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如今,当年那些“最可爱的人”,很多离开了我们,在世的也已进入人生暮年。然而他们用生命和鲜血锻造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却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的血脉灵魂,被一代代中华儿女铭记在心、永续传承。铭记,是最好的致敬!

  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pagebreak

  王凤和(拼版照片,2020年9月17日摄),1925年出生,山东临沂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40军120师359团教导员、副团长等职务。后转任师后勤部长、师副参谋长等职务。

  王凤和回忆与战友们乘胜追击溃败的美军的情景时说,“有的人背包扔了,棉衣也扔了,一边跑一边向我们开枪。就在这时候,我负伤了。”王凤和左手被流弹打伤。“当时都杀红了眼,也觉不出疼,就觉得手上热乎乎的。”这次负伤导致王凤和小指失去功能,留下终生残疾。

  20世纪50年代初,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如今,当年那些“最可爱的人”,很多离开了我们,在世的也已进入人生暮年。然而他们用生命和鲜血锻造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却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的血脉灵魂,被一代代中华儿女铭记在心、永续传承。铭记,是最好的致敬!

  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pagebreak

  程茂友(拼版照片,2020年7月18日摄),1930年1月出生,河北人。1945年2月入伍,同年入党,1952年9月入朝,所在部队为志愿军第46军136师,1955年2月回国。

  程茂友说:“我们有一个班长,叫罗连成,在打掉敌人三个碉堡的时候已经两次负伤了,第三次负伤的时候肠子都流了出来。可是他看到战友的冲锋路上还有敌人的机枪从碉堡向外扫射,他就把肠子弄一弄塞进去,爬过去把碉堡炸了。”

  20世纪50年代初,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如今,当年那些“最可爱的人”,很多离开了我们,在世的也已进入人生暮年。然而他们用生命和鲜血锻造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却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的血脉灵魂,被一代代中华儿女铭记在心、永续传承。铭记,是最好的致敬!

  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pagebreak

  马世勋(拼版照片,2020年7月14日摄),1932年出生,1950年入朝,在后勤一分部四大站任统计员。

  在朝鲜时,马世勋还负责文书工作,全连100多人的通信地址他都记得。“吉林省梨树县三门村。”烈士于来明家的地址马世勋直到现在都能清晰背出。“于来明临死前跟我说,让我给他家里去个信。我说你放心,我一定写好。后来他的烈士证明也是我给办的。”马世勋说,当年见过了太多生死,战士前脚让他帮着寄信,后脚出去就没回来。

  20世纪50年代初,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如今,当年那些“最可爱的人”,很多离开了我们,在世的也已进入人生暮年。然而他们用生命和鲜血锻造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却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的血脉灵魂,被一代代中华儿女铭记在心、永续传承。铭记,是最好的致敬!

  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pagebreak

  程龙江(拼版照片,2020年9月16日摄),1931年3月出生,1948年参军,1950年10月入朝作战,1953年回国。

  “我们能赢,靠的是中国精神。”程龙江说,“每一位志愿军战士都满怀信心,英勇无畏,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能够慷慨地奉献自己的一切。我们俘获的7名美国兵,他们会说简单的中国话,我永远记得他们说的是‘中国人厉害,不怕死,我们不打了’。”

  20世纪50年代初,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如今,当年那些“最可爱的人”,很多离开了我们,在世的也已进入人生暮年。然而他们用生命和鲜血锻造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却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的血脉灵魂,被一代代中华儿女铭记在心、永续传承。铭记,是最好的致敬!

  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pagebreak

  关长义(拼版照片,2020年7月15日摄),1930年生于辽宁凤城。1948年8月参军,1950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担任师指挥部电台报务员,在一、二、三、四次战役中,被记一大功。1953年5月,回国后担任通信营无线电连连长。

  关长义现在还清晰地记得两位牺牲的战友,“一个是摇机班班长,1945年的老兵,另一个南方人老李。炮弹就落在他俩旁边,脑浆都被炸出来了”。关长义在轰炸中幸运地活了下来,压在身下的电台完好无损。敌军轰炸过后,关长义修理好电台天线,保证了师指挥部与上级各指挥部的通信畅通。

  20世纪50年代初,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如今,当年那些“最可爱的人”,很多离开了我们,在世的也已进入人生暮年。然而他们用生命和鲜血锻造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却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的血脉灵魂,被一代代中华儿女铭记在心、永续传承。铭记,是最好的致敬!

  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pagebreak

  南启祥(拼版照片,2020年10月13日摄),1936年2月出生于山东鄄城,曾任沈阳军区炮兵副司令、68军副军长、辽宁省军区副司令员,少将军衔;1948年9月,随父亲一起参军,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

  1958年,志愿军要离开朝鲜回到祖国了。3月12日,南启祥所在的部队和朝鲜军民一起举行了告别大会。“我们在部队驻扎的山下搭了个大台子,挂满了标语和彩旗。参加大会的有上万人,两国军民并肩而坐,就像一家人一样。”南启祥说,联欢大会开始,大家一支接一支地唱歌,唱着唱着,有人就哭了起来,歌声越来越小,哭声越来越大。这是鲜血凝成的感情,是生死之交。

  20世纪50年代初,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如今,当年那些“最可爱的人”,很多离开了我们,在世的也已进入人生暮年。然而他们用生命和鲜血锻造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却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的血脉灵魂,被一代代中华儿女铭记在心、永续传承。铭记,是最好的致敬!

  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pagebreak

  李维波(拼版照片,2020年7月17日摄),1932年11月出生于辽宁省绥中县。1949年9月于东北军政大学入伍。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被分配到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射炮兵第501团任一炮手,立小功三次。1952年2月任火炮排副排长。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荣立三等功。

  1952年的一场战斗让李维波至今难忘。那天早上战士们刚刚吃过早饭,远方监视哨报告,西南方向发现敌机8架,飞向我军防区。得知敌情后,大家迅速各就各位,进入战斗状态。根据指示,李维波紧紧盯住敌机,在前两架敌机进入我军的火力范围后,指挥全排中炮猛烈射击,小炮边追踪边射击。一时间,几百发炮弹在空中织成密集的火力网,击中了两架敌机,其中一架拖着黑烟向东南方向逃去,另一架F-84战机越飞越低,烟火越冒越多,最后一头栽进了远处的大山里。

  20世纪50年代初,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如今,当年那些“最可爱的人”,很多离开了我们,在世的也已进入人生暮年。然而他们用生命和鲜血锻造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却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的血脉灵魂,被一代代中华儿女铭记在心、永续传承。铭记,是最好的致敬!

  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pagebreak

  

  李凤武(拼版照片,2023年7月4日摄),1934年出生,1951年以防疫医生身份编入抗美援朝反细菌战防疫总队第四中队,先后在中国的吉林集安、临江,朝鲜满甫地区进行防疫工作。

  李凤武清楚地记得一天吃完早饭,美军飞机在集安投放含有细菌的大量物品,李凤武接到命令穿上防护隔离服,和战友将投放的物品围城一个大圈,用消毒药喷,用汽油烧,浓烟和药物的味道将人呛得一直咳嗽,但战士们都没有退缩,一直冲在防疫战场的第一线。

  20世纪50年代初,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如今,当年那些“最可爱的人”,很多离开了我们,在世的也已进入人生暮年。然而他们用生命和鲜血锻造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却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的血脉灵魂,被一代代中华儿女铭记在心、永续传承。铭记,是最好的致敬!

  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纠错】 【责任编辑:赵健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