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6月27日电(记者王莹)由沈阳市沈北新区教育局、沈北新区文化旅游与广播电视局、辽宁传媒学院联合主办的“品锡伯非遗文化,兴爱国主义情怀——辽宁传媒学院‘奉天承艺’非遗社团进中小学校园文化宣讲系列活动”近日在辽宁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正式启动。
此次活动的主讲人是辽宁传媒学院“奉天承艺”非遗社团团长辛祎冬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锡伯族喜利妈妈信俗”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韩少伟。在宣讲活动中,来自辽宁传媒学院的大学生以视频、音频、动画及互动游戏等方式,向学生们生动地讲述了锡伯族的民族艺术、生活习俗等,着重介绍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锡伯族西迁节的历史背景及节日民俗。互动环节中孩子们都踊跃参加,现场气氛热烈,掌声雷动。
辽宁传媒学院“奉天承艺”非遗社团创建于2019年,目前,“奉天承艺”非遗社团已经拍摄了二十余位沈阳的国家级、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制作了六十余部纪录片、宣传片和短视频,积极用数字影像记录、传承、传播非遗文化。
沈北新区教育局党组成员、教育事务服务中心主任刘艳表示,此次“大手拉小手”非遗文化宣讲活动对培养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与自信,以及对他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都非常有意义,沈北新区教育局会持续支持沈北地区的高校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
辽宁传媒学院副教授尚秋表示,大学生们在参与非遗项目的拍摄过程中,提升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热爱。“奉天承艺”非遗社团的这项“大手拉小手”非遗文化宣讲活动将继续开展下去,让大学生们将传播非遗文化的接力棒传给中小学生们。
【纠错】 【责任编辑:刘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