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5月25日电(记者洪可润、高爽)一夜风雨过后,天刚刚亮,国网盘锦供电公司输电工区的巡线员王静就到了工区。做好准备工作之后,他和同事一起匆匆出发,奔向220千伏鹤荣一线84号输电铁塔。
5月24日,位于辽宁省盘锦市二界沟镇的一个输电铁塔上,成年东方白鹳在巢中照顾幼鸟。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到达220千伏鹤荣一线塔区段,两人步行巡检4公里,在距离84号输电铁塔500米左右时停止前进。在用望远镜仔细观察,确认鹳巢完好、“白鹳夫妻”都在巢穴里安然“育娃”后,王静露出了笑脸。“昨天一晚上都没睡踏实,现在总算放心了。”王静说。
王静和这对“白鹳夫妻”的缘分始于2019年4月。在对220千伏鹤荣一线例行巡检的过程中,王静发现84号输电铁塔顶端一侧的横担头上突然多了一个巨大的巢穴。两只大鸟正忙着衔回树枝和干草修整巢穴。
“我马上将情况上报工区,然后用相机拍下了大鸟的照片,又辗转找到盘锦市林业和湿地保护服务中心的鸟类专家。”王静说。经专家鉴定,这对大鸟是东方白鹳,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专家还告诉王静,东方白鹳特别“认家”,如果它们选准了落脚点,以后每一年迁徙归来,还会在同一个地方筑巢。“东方白鹳生性敏感,筑巢产卵一定要找十分安静的地方,稍有打扰就会彻底离开。”王静说。
5月24日,成年东方白鹳在铁塔上栖息。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自此,王静和输电工区的同事在保障线路安全运行的同时,默默守护这个220千伏上的“爱巢”。每次巡线来到84号输电铁塔附近,他都驻足远观,查看“白鹳夫妻”的生活状态;巡线遇见附近农户,他总会叮嘱“塔上有一对白鹳,警惕性高、喜欢安静,咱们路过附近可别大声嚷嚷惊到它们”……
2019年5月,一场大风摧毁了“白鹳夫妻”的巢穴,虽然不久后它们重新筑巢繁育,但是这件事却让王静始终放心不下。
“我和同事经过请教专家,建议工区在东方白鹳筑巢的位置安装一个足够大的绝缘挡板,这样既能使巢穴更加稳固、保护东方白鹳的安全,也能防止鸟粪掉落在输电铁塔和电网设备上引发故障。”王静说。
当年,在“白鹳夫妻”带着“鹳宝宝”迁徙离开后,输电工区在包括鸟巢下方的6处横担头下方加装了长2米、宽1米的绝缘挡板。
5月24日,成年东方白鹳在铁塔上照顾幼鸟。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正如专家所言,此后每年的候鸟迁徙季,这对“白鹳夫妻”都把家安在了84号输电铁塔的同一个位置。四年间,84号输电铁塔上的绝缘挡板都在,给东方白鹳的“家”打下了“稳稳的地基”,让东方白鹳放心归来。
由“白鹳夫妻”开始,国网盘锦供电公司输电工区运维班组越发关注对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的保护。他们定期到盘锦市野生动物保护站学习野生动物保护与救治等相关知识,与动物保护机构密切沟通合作,将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保护融入输电巡检工作。整个班组员工都成为了“护鸟队”的志愿者。
此外,针对东方白鹳喜欢在高处筑巢的习性,2022年冬季,国网盘锦供电公司输电工区还对盘锦全域输电铁塔进行了重新梳理,为包括220千伏鹤荣一线84号输电铁塔在内的15座已经发现或疑似东方白鹳筑巢落脚的铁塔安装、加固了绝缘挡板。目前,新的一批、50个绝缘挡板正在制作中,将在今年冬季根据新的梳理情况集中进行安装。
前不久,趁着东方白鹳外出捕食、寻找巢材期间,王静通过无人机远距离观测到这对“白鹳夫妻”已经产卵3枚。“十分期待明年它们一家五口还能再来盘锦、来84号塔。我会在这等它们回家。”王静说。
-
驻村第一书记积极作为牵线搭桥 助力“烦心路”蝶变为“幸福路”
村民们口中所讲的办实事儿的李书记,是沈阳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派驻林盛街道沙河站村第一书记李宾。2023-05-26 09:27:12 星期五 -
锦州前4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2%
今年1月至4月,锦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2%,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2023-05-26 09:27:41 星期五 -
实施“五个一”工作法打出惠企服务“组合拳”
朝阳县紧紧围绕企业发展面临的各项需求,统筹各职能部门的惠企措施,开展“服务振兴 惠企赋能”八项行动。2023-05-26 09:26:50 星期五 -
大连主要经济指标持续稳步回升经济运行延续平稳向好态势
1—4月份,大连市主要经济指标持续稳步回升,经济运行延续平稳向好态势。2023-05-26 09:26:38 星期五 -
沈阳市全面推进农村环境净化整治工作
农村环境整治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场硬仗。2023-05-26 09:26:14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