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连着人心——一处穷乡僻壤的振兴路
2022-11-26 12:08:27 星期六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网沈阳11月26日电(记者李铮)2402人的官营子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万元。带领全村拼了14年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庆年说:“农民,就老老实实琢磨土地。咱把心给她,她不会亏欠我们。”

  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于寺镇官营子村地处阜蒙县西北一隅,位置偏僻,村内没有矿产、没有景区,村民只能在2.2万亩土地里讨生活。脱贫攻坚战打响时,全村64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61户、761人。

  2009年当选村委会主任前,张庆年就是琢磨土地的能人。租地大规模种粮、建烘干塔收粮,“张百万”名头响当当。

  被2000多口人选为带头人那年,47岁的张庆年说,还得在土地上做文章。

官营子村的集中连片土地。(受访者供图)

  干活踏实的张庆年,心思很灵光。在党和政府的“红头文件”里看光景是他种地挣钱的法宝。十年前,国家鼓励土地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他就在2013年成立了庆年家庭农场,流转土地高峰时达到1.6万亩。

  然而,规模上来了的庆年农场,效益却始终不尽人意。为什么“大而不优”?思考良久的张庆年说:“我和村民分心了。”

  流转土地,包地的总希望价格越低越好,好地、赖地一口价。“我这么算计村民,村民自然算计我。”张庆年说,心没在一起,结果流转到我手里的都是低等地,好地都留在人家自己手里。

  为了让拥有承包权的村民和获取经营权的大户一条心,让土地整体增值,2019年,官营子村委会牵头成立土地流转平台:按等定价、集中连片、共同受益。

  阜蒙县委常委、于寺镇党委书记张礼介绍,按村委会和全体村民共同约定,村民土地进入平台时,对耕地定等定价,分为三等或五等,根据上一年玉米均价确定中间价。

  村民丁云平家的40亩地原来分散在四五个地方,流转进平台后,他又租了40亩地的经营权,实现了高效高产。

  “一进一出,还是40亩地,差别可大了。”丁云平说,现在40亩连成一片,种辣椒和地瓜,有了规模,成本低了不少。

  在土地流转平台上,出租土地的村民和经营土地的大户,利益捆绑在一起。水电等基础设施共同投入、共同受益,成本大大下降。按上一年玉米均价确定下一年土地流转价,所有人都在连片土地中尝到了甜头。脱贫户姚东红把自己的土地流转进平台后,又在村里合作社上班,他说:“这才三四年,租地价涨了好几百。”

  土地集中的效益越来越明显,但“自愿”仍是官营子村遵循的第一原则。张庆年说:“自愿参加、自愿退出。自愿才气顺、气顺才心齐。今天没想好,明天想。今年没想好,明年想。”

  随着2.2万亩土地成为一个整体,在一万亩玉米、5000亩大豆、1000亩花生等高效农业基础上,“东养殖、西杂粮、南林果、北棚菜”4个产业区已在官营子村初具规模。

  产业兴旺带来了人的聚集。

  与部分农村鲜见年轻人不同,回乡并扎根官营子村的“90后”不少。31岁的彭助涛担任官营子村党支部副书记,是张庆年着力培养的接班人。他说,村里引导村民干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只要勤劳肯干,一年都能赚上10万元。”目前,官营子村有棚菜户230户、养殖户140户、种粮大户50户,占村民总数的65%。

官营子村用于储水的方塘。(受访者供图)

  鼓了乡亲们的腰包,张庆年在官营子村的威信越来越高,但他却“背叛”了当初踢开第一脚的事儿。2009年,刚当村主任那会儿,一户村民冲着张庆年嚷:“当官要为民做主。天旱,大田缺水井。”张庆年跑镇上、跑县里,要政策、要资金,打井、办电,让刺头挑起了大拇指。

  如今,靠打井赢得第一次信任的张庆年正想尽办法在水井上做减法。“旱年头用地下水浇灌本身就是一种恶性循环。”于是,官营子村修建了20个方塘、40个蓄水池,留雨水、引河水,能少打一口井坚决不打。

  “留住天然水、引好河套水、少用地下水。”官营子人把这句话刻在墙上,记在心里。

  富起来的官营子,想的是未来。

+1
【纠错】 责任编辑: 刘舒
辽宁新闻
010070220010000000000000011114611129162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