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小城迎战本土疫情——探访辽宁绥中疫情防控一线
2022-02-17 08:34:53 星期四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2月15日,在绥中县的一处封控社区,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紧张工作中。新华社记者 李昂 摄

  新华社沈阳2月16日电(记者张博群、李昂、洪可润)农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道路两旁张灯结彩。在火红灯笼的映衬下,这座中国东北的海滨小城却显得格外静谧。

  2月8日,辽宁省葫芦岛市报告1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截至2月15日24时,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04例,主要集中在葫芦岛市绥中县。

  在绥中县绥中镇封闭管控的农电小区,爱心人士在元宵节前为小区居民赠送了汤圆。14日,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从小区门口接过300多袋汤圆,逐户分发给居家隔离的居民。

  “这是我刚煮好的汤圆,黑芝麻馅的。”社区居民马艳丽通过微信向记者传来了吃汤圆的视频。作为封控区内的人员,马艳丽虽然不能出门,但每天都会通过电话协助社区工作人员统计居民购物信息,联系商店配送,“在家里也能为疫情防控做贡献”。

  “小区有260多名居民,包括20多名独居老人、病人等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社区工作人员每天都会通过微信和电话联系他们,协助采买生活物资和急需药品。”绥中镇副镇长张莹说。

2月15日,在绥中县的一处物资储备点,志愿者在搬运医疗物资。新华社记者 李昂 摄

  在与新冠肺炎疫情的鏖战中,越来越多的志愿者走上疫情防控一线。2月8日,绥中县报告首例确诊病例当天,绥中爱心志愿者协会会长张宝奎就收到300多名志愿者的“请战书”。很快,张宝奎就组建起了一支志愿者团队,从事核酸采样登记、防疫物资转运、生活物资配送等工作。

  在绥中县的一处物资储备点,记者看到,17名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正在从货车上卸下防疫物资。这样的货车一天能来四五辆,20公斤的箱子,志愿者们一天得搬100多箱。

  “本来我们定了一个排班表,大家轮班,干一天休一天,但志愿者们根本不休息,每天都来,随叫随到。”张宝奎说。

  疫情防控一线的志愿者中,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年轻力量。刘雨舟是大连科技学院的一名大学生,疫情发生时,他正返回家乡绥中参与社会实践。“一听说社区需要志愿者,我第一时间报名,想为家乡做点贡献。”

  在绥中县的一家大型超市,记者看到,米面粮油、蔬菜水果、鱼肉蛋奶等各类食品供应充足,只是没有了往日熙熙攘攘的人群。“土豆2.7元一斤,芹菜4元一斤,茄子4.4元一斤,角瓜3.7元一斤……”家住绥中县德洋小区的尹女士买了满满一购物车的食品,“价格与疫情前差不多。”

2月12日,医护人员为封控区内的居民进行核酸检测采样。新华社记者 李昂 摄

  记者日前走进绥中县防疫物资仓库,仓库由3个库房组成,总面积达1000平方米,堆满了防疫物资。绥中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王军说,仓库内共有一次性医用口罩33万个、N95口罩12万个、酒精1.2万升、防护服3万套,至少能保证全县15天的消耗。

  为了保障防疫物资能够顺利运抵,绥中县对运输疫情防控物资的车辆开通绿色通道,司机凭相关证明和24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即可进出。

  葫芦岛市卫健委副主任周娇阳说,葫芦岛还将持续加大核酸检测力度、从严隔离场所管控、及时做好疫情防控信息发布,有序推进各项疫情防控工作。“下一步,我们将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动态调整防控策略,全力做好各项工作。”

+1
【纠错】 责任编辑: 刘舒
辽宁新闻
010070220010000000000000011114591128383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