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新华访谈,欢迎您在线收看我们的节目。本期节目是“全省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系列访谈的第十四期,做客直播间的嘉宾是盘锦市公安消防支队支队长鲁晓明。您好,鲁支队长,非常欢迎您做客新华网。 [ 2010-07-23 14:06:00 ]
[鲁支队长]你好,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 [ 2010-07-23 14:06:26 ]
[主持人]听说您刚刚结束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火灾的扑救任务归来。首先,对于你们勇敢作战、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样的英勇行为表示衷心的感谢。 [ 2010-07-23 14:09:17 ]
[鲁支队长]谢谢! [ 2010-07-23 14:10:00 ]
[主持人]这次火灾的影响可以说是非常地巨大,通过各大新闻网站、各大报纸和电视台、电台都进行了报道。通过报道我们知道我们消防官兵作战勇敢,在这次事故中扑救工作非常成功。您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盘锦消防支队参加此次扑救火灾的一个总体情况。 [ 2010-07-23 14:10:30 ]
[鲁支队长]好,我们盘锦支队参加灭火作战的官兵是21日刚刚从大连火灾扑救现场归来。这次火灾影响比较大,在整体扑救上是非常成功的。我盘锦支队做为增援部队参加此次的重大战斗,是对我们盘锦消防部队战斗力和官兵意志作风最直接的检验及考验,让我深感欣慰的是在这次增援战役中,我们盘锦消防官兵的战斗意志、品质和作风经受住了考验,展现了我们盘锦消防部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顽强战斗作风。 [ 2010-07-23 14:11:05 ]
[鲁支队长]实事求是的讲,此次火灾的扑救难度、强度之大,时间之长,是我们盘锦消防支队历年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中未曾遇到过的,也是我从事消防工作二十年来遇到的最大的一次火灾。所以这是一次艰苦的战斗,通过这次扑救战斗,对我们支队灭火作战救援能力起到一个有力的推动作用。 [ 2010-07-23 14:13:01 ]
[鲁支队长]下面我把灭火作战的经过简单地介绍一下。2010年7月16日18时10分,大连大窑湾一油库输油管线因爆裂引发爆炸起火,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当天,胡总书记、温总理立即做出了重要批示,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也是连夜紧急赶到事故现场,指挥灭火救援工作。我们是16日晚8时40分,接到省消防总队和市局指挥中心的调动增援命令后,我们盘锦市消防支队立即响应。 [ 2010-07-23 14:13:46 ]
[鲁支队长]根据初步根据的火灾情况,坚持做到了超前预测火情,快速调集物资集结出动,科学指挥调度,迅速抵达指令位置;各级指挥员靠前指挥,深入一线,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科学指挥作战;全体参战的消防官兵冒着生命危险,克服种种困难,充分发扬不怕牺牲、不惧艰辛、顽强作战的革命英雄主义,勇猛顽强的作战,圆满完成了火场总指挥部交给的多次灭火战斗攻坚任务,最终扑灭了大火、保卫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我们的贡献,并且受到了国家、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赞誉。 [ 2010-07-23 14:14:00 ]
[主持人]好的,此次火灾我们盘锦消防支队是作为增援部队参加的扑救,平时我们消防部队进行增援作战的次数多不多,有没有这方面的预备和训练。在接到上级的调集命令后,我们盘锦消防支队又是如何贯彻落实、前往增援的,调集了多少官兵和车辆器材? [ 2010-07-23 14:15:37 ]
[鲁支队长]我们盘锦市公安消防支队主要担负盘锦市4071平方公里的灭火作战和抢险救援任务。我们平时所担负的增援任务并不太多,但我们并没有因此放松工作准备,已经制定了《跨区域灭火救援增援的预案》,并定期有针对性地开展了训练,时时刻刻在车辆、装备、人员方面做好充分的灭火战斗准备。 [ 2010-07-23 14:16:19 ]
[鲁支队长]当日调集我们时,要求我们是出动3台水罐消防车,5台泡沫消防车,赶赴大连进行增援。接到调集命令后,我们根据以往火灾扑救及相关的经验判断,此类火灾作战时间长、危险性比较大,所以装备器材和灭火剂的消耗量大,需要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因此,我们也做到打有准备之仗,超前预测火灾可能出现的各类情况,也充分树立打大仗、打恶仗、打持久战的思想,充分做好灭火战斗的准备工作。 [ 2010-07-23 14:16:55 ]
[鲁支队长]接到命令以后就立即启动《跨区域灭火救援增援的预案》。在总队和市局调集我们8台车的基础上,我们一次性调集20台消防战斗车辆和102名指战员迅速赶赴现场增援。当调集命令下达后,以特勤大队和攻坚组集训队为主体的增援队伍迅速开始集结。到晚上20时55分,支队调集的人员及车辆器材在盘海营高速盘锦站集结完毕。 [ 2010-07-23 14:17:15 ]
[鲁支队长]此时,支队又接到总队的调集水带800盘、隔热服30套、避火服6套等灭火装备的指示通知,支队又迅速行动,调动了1台现场的器材保障车、1台战勤保障指挥车,10名战勤保障人员又赶赴集结地点。这次我们总共出动车辆是22台,载水234吨,泡沫20吨,各类器材装备是2582件套,112名官兵,增援队伍沿着沈大高速快速向大连方向行进。 [ 2010-07-23 14:20:19 ]
[主持人]刚才鲁支队长已经讲过,平时我们接受此类大型灭火救援的任务并不是很多。那么这一次,我们一百余名消防官兵接到增援的作战命令,我想,大家应该对火灾的危险性与扑救难度有一个初步的预测,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当时我们消防官兵的行动和心情又是怎样的呢?你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 2010-07-23 14:20:47 ]
[鲁支队长]消防军人的性质就是养兵千日,时时用兵,必须时刻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可以这么说,我们公安消防部队官兵,就是在和平时期参加实战任务最多的现役队伍。此次增援作战调集的时间紧、任务重、危险性大,可以说任务非常紧迫。 [ 2010-07-23 14:21:13 ]
[鲁支队长]在这种情况下,当天是周五,许多中队的干部都是非常难得地得到这么一次宝贵的时间和家人团聚。但是当我们接到支队指挥中心的调集命令后,所有的同志没有丝毫的犹豫,全部迅速做好了战斗准备。很多干部由于怕家里为自己担心,离开家时只是说到单位暂时值班,没有说跨区域作战增援,或者说有项比较紧急的战斗任务,都没有将本次大火的地点、类型等实际危险状况告诉父母、妻子和孩子。像我这个周五想回家,接到任务以后跟老婆和孩子说我接到任务,要去大连增援任务,家人都不相信,说大连着多大火让去大连增援,去了以后家人也没有担心,看到新闻和网上的消息以后马上给我打电话,告诉我注意危险。 [ 2010-07-23 14:21:28 ]
[鲁支队长]我是在下半夜两点半赶到的,当时我自言自语,但是没有跟官兵说:“这是火场,恐怕回去的希望不大。”第一个印象是这个。所以我们接到命令赶到集结地点以后,很多的干部家属都是在互联网上了解到大连油罐火灾的情况,才知道干部半夜被紧急调动的原因。
我们一位不知名的中队干部家属在网上报道的大连火灾事故后跟帖写道“得知丈夫去大连增援火灾扑救,而网上的火灾信息又是这么少,在16日当晚的后半夜内,只能一遍遍的刷新网页。”在她发言之后有许多跟贴,都是祝愿我们消防官兵能够平安归来。我回来以后得知这一情况也确实深受感动。 [ 2010-07-23 14:25:08 ]
[鲁支队长]这几天里,我也时常在想,我们支队官兵英勇顽强、无私奉献,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有我们这些默默支持、顾全大局的官兵家属,任务第一,职责最上。 [ 2010-07-23 14:25:31 ]
[主持人]是呀,我们的消防官兵,消防军人,虽然平时也和我们普通人一样,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乐。但当祖国真正需要的时候,每名官兵都会毫不犹豫地献出一切。下面,我想问一下,我们盘锦支队增援队伍是什么时候到达大连火灾现场的。到达火灾现场时,火场给我们全体参战官兵最直接感受又是怎样的? [ 2010-07-23 14:25:55 ]
[鲁支队长]这次我们出动的消防车多数为高喷消防车,每辆车载都装载灭火用水18吨,泡沫液2吨,加上车辆的自重。即使是高速公路行车,也必须在完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尽快提高速度。 [ 2010-07-23 14:28:03 ]
[鲁支队长]经过近300公里的紧急驰援。7月17日凌晨2时30分,我们盘锦支队增援队伍到达总队指令集结地点,3时许在大连交警的引导下到达中国船舶输油码头。 [ 2010-07-23 14:28:29 ]
[鲁支队长]当时还离火灾现场几公里的时候,我们就远远看到火灾上空,油罐爆炸的上空已经被红了半边天。到了现场以后,发现现场的火势比我们预想的还要严重很多。整个现场是一片火海,温度相当高,火焰抬头看能有60、70米高,离火罐70、80米时候就觉得烤脸,有点儿窒息,喘不上气。 [ 2010-07-23 14:28:45 ]
[鲁支队长]当时温度应该已达到一百度以上,巨大的烟雾弥漫四周,伸手不见五指,难以分辨是储罐还是输油管线。由于是原油发生的火灾燃烧,形成的烟气非常浓重。吸入烟雾后,我们官兵普遍感到头晕目眩,非常难受。 [ 2010-07-23 14:29:05 ]
[主持人]的确如此,俗话说水火无情。我想,不要说我们普通的老百姓,即使是每年出动灭火近千次的消防官兵,遇到的这么大型的火灾现场也是非常少见的。我们的参战消防官兵年龄都有多大,他们当时有没有害怕或者是厌战的情绪,当时又是如何做的呢? [ 2010-07-23 14:29:47 ]
[鲁支队长]我们这次共动增援消防官兵是112名,其中干部是27人,战士是85人。在增援队伍中,经过我们初步统计一下,“90后”的战士达到了70%,“80后”的消防官兵占到20%,其他10%的基本就是我们这些各级指挥干部,都是70后,我是71年的。 [ 2010-07-23 14:30:12 ]
[鲁支队长]应该说,(官兵们的)年龄是非常年轻的。我非常理解这些从军入伍的新战士,我女儿今年15岁了,他们的年龄也就比我女儿大4岁到5岁,都是19、20岁。应该说现在的战士如果不当兵,在家都是独生子女,可以讲都是娇生惯养。但是能够从地方青年转换到战士,转换非常快,到了现场都是义无反顾、挺身而出,无怨无悔奉献。 [ 2010-07-23 14:31:17 ]
[鲁支队长]此次初到火场,看到现场的冲天的烈火、升腾的浓烟,我们支队全体消防官兵无一人退缩后退,并且纷纷请战,要求派到最危险的阵地进行灭火救援。因为,我们所有参加增援的消防官兵都清楚,这就是党和人民需要我们的关键时刻,需要我们冲的时候,也是真正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 [ 2010-07-23 14:31:38 ]
[主持人]那么到达火灾现场以后。我们做为增援的消防队伍,需要做的第一项工作是什么?我们盘锦支队领受的第一项灭火战斗任务又是什么,我们的完成情况怎么样? [ 2010-07-23 14:32:02 ]
[鲁支队长]这次火灾虽然作战区域面积广、规模大,但在国家、省、市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和指挥下,灭火作战指挥工作是在紧张但又科学有序的情况下进行的。
到达火场后,我首先是迅速向现场指挥部请示作战任务。现场指挥部决定,由盘锦支队负责东部区域火灾扑救,主要是扑救中国船舶燃料供应公司码头爆炸起火后形成的地面流淌火。
后经过了解得知,中国船舶燃料供应公司大连分公司院内机油库和润滑油库各一座,约有1100多桶成品油,公司院内的加油装置和储油罐7个,还有4条原油的输油管线,一旦火势蔓延就将形成大面积流淌火,直接威胁码头附近的成品油罐,并对其他支队负责的西部现场扑救工作带来严重影响。 [ 2010-07-23 14:32:30 ]
[鲁支队长]所以我们领到任务以后,马上对火场进行侦查,侦查完以后就开始分配布置任务。首先我调动特勤大队6台高喷车自成供水体系,自己负责自己的,出4支泡沫枪对地面流淌火(爆炸以后原油都流淌了)。另外利用两支自摆炮对输油管道进行冷却,阻止火势向西、南两侧蔓延。 [ 2010-07-23 14:35:45 ]
[鲁支队长]接受任务后,我们迅速展开战斗,到凌晨4点,整个火势得到了控制,到早上7点30分,地面流淌火灾被完全扑灭,7点半到11点这个期间是对所有的罐区和输油管进行冷却,任务可以说圆满地完成。 [ 2010-07-23 14:36:05 ]
[主持人]好的,从各级媒体的报道中,我们都看到了国家和省、市各级领导曾到现场指导灭火作战。在灭火中,有没有领导到我们盘锦支队的灭火阵地进行视察? [ 2010-07-23 14:36:27 ]
[鲁支队长]在这次火灾战斗中,我们盘锦支队有幸接受了国家及省、市各级领导的视察。在7月17日早上8点,在我们支队灭火作战最激烈的时候,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还有安监总局局长骆琳,以及我们省委书记王珉,还有大连市委书记夏德仁等领导莅临我们现场指导灭火作战,并慰问了我们盘锦支队增援作战的全体官兵。
张副总理和各级领导一行首先来到我们前线,我们的灭火区域。到达以后,我把火场情况向各级首长进行了汇报。张副总理亲切地询问了火场的危险性大不大,现场扑救的难度有多大,什么时间能够完成火灾扑救任务。对张副总理的询问,我对每一项工作都做了认真详细的汇报。听过我的汇报后,张副总理对我们盘锦支队的灭火作战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要求全体官兵要确保自身安全,尽最大努力完成灭火任务。 [ 2010-07-23 14:36:55 ]
[鲁支队长]我也在现场当即表态,决不辜负各级领导的重托,坚决完成作战灭火任务。在灭火战斗的关键时刻,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等各级领导能够到前线,这应该说是给支队全体参战官兵以极大的鼓舞和激励,大家纷纷表示要坚决完成战斗任务,完成的也不错。 [ 2010-07-23 14:37:14 ]
[主持人]国家、省、市各级领导的视察,对我们的灭火作战确实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和激励。此次火灾扑救的时间长、危险性高,鲁支队长能不能介绍一下我们在整个增援灭火作战中担任的最危险、最艰巨的任务是什么? [ 2010-07-23 14:37:31 ]
[鲁支队长]这次最危险、最艰巨的任务是进入油罐内进行强攻灭火,一直控制到7月18日上午10时30分,接近一天一夜,我们支队又接到总指挥部命令,要求支队增援队官兵进入3号罐内进行灭火。此项任务艰巨而又危险,三号罐里面又着火,温度非常高。 [ 2010-07-23 14:38:46 ]
[鲁支队长]经过初步的侦察后,我立即命令支队出一只由四人组成的攻坚组,并携带一只自摆式泡沫炮及相应防护服和救援器材进入原油储罐区3号爆炸起火罐罐底进行灭火。
支队四名攻坚组成员在我们战训参谋刘杰的带领下,在其他战斗员的辅助下,铺设好供水管线,开展向爆炸起火的罐底部进行内攻灭火。 [ 2010-07-23 14:38:57 ]
[鲁支队长]到达罐底后,攻坚组成员感到罐体的内部温度极高,虽然身着隔热服,但人员还是感觉被炙烤的难以忍受,四周还有翻卷的火焰,火焰的米数高达15米,特别危险。浓烟阻碍了视线,看不清火灾火点位置。随后,经过内部的侦察并且与大连支队攻坚组沟通后,决定在爆炸起火罐西北侧设置一个自摆式泡沫炮。在自摆式泡沫炮架设过程中,罐顶高温并伴随有毒浓烟和随时发生爆炸的危险,攻坚组成员没有畏惧,在现场仅用两分钟时间就在西北侧设置完成了自摆式泡沫炮阵地。 [ 2010-07-23 14:39:22 ]
[鲁支队长]随后,在攻坚组长刘杰以及战士石闯、翁而强、孙玉泉的积极配合下,开展对现场进行灭火。
现场的形式十分危急,烈火和浓烟交杂着,温度还不断的升高,四周的罐壁和烧塌的铁皮烤的人难以承受。在灭火过程中,由于担心攻坚组同志的生命安危,我在罐外面的指挥部多次利用对讲机对火场内部的情况进行询问了解,并叮嘱内攻人员在完成好灭火任务的同时,保护好自身安全。 [ 2010-07-23 14:39:40 ]
[鲁支队长]这次进行油罐内部灭火可以说是我们完成的最艰巨、最危险的任务。我们消防官兵这次进入3号油罐内部进行攻坚作战,除了当地辖区消防部队大连支队之外,第一支外地增援的队伍就是我们盘锦支队。经过长期艰苦的灭火战斗后,我们也是最后一支从油罐内部撤出的增援消防队伍,为掩护其他兄弟支队战友撤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 2010-07-23 14:41:49 ]
[鲁支队长]整个过程三个多小时,我们克服了罐底高温、有毒气体,还有十余次的爆燃危险,冒着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我们的内部灭火任务,也充分体现了支队官兵团结协作、敢打硬仗、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同时,我们这次罐内灭火作战也受到了我们公安部消防局陈家强少将和我们总队王路之总队长等领导的高度赞扬。 [ 2010-07-23 14:42:02 ]
[主持人]那么我想这三个多小时对于我们消防战士来说是相当漫长的,完成了这么艰巨的扑救作战任务,应该说是与我们平时的严格训练是分不开的。鲁支队长,您刚才说到了攻坚组。我也听说辽宁总队在全国消防系统中率先组建了攻坚组,并在全国进行推广。您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攻坚组担负什么样的战斗任务?平时是如何开展训练,做好灭火战斗准备的? [ 2010-07-23 14:49:22 ]
[鲁支队长]好的,主持人对我们消防部队非常了解。的确我们总队在全国率先组建了攻坚组,并得到公安部消防局的认可。前几天在辽宁大连召开了攻坚组建设现场会,在全国消防部队推广这一经验作法。
攻坚组主要承担的就是灭火救援现场中急、难、险、重任务的完成,每组攻坚组由4人组成,分别为1个干部和3个具有丰富灭火救援经验的战士组成。 [ 2010-07-23 14:49:50 ]
[鲁支队长]我们支队根据总队《关于组建灭火救援攻坚组暂行规定》,在各执勤中队按照“选拔特殊人员,配备特殊装备,开展特殊训练,承担特殊任务,享受特殊待遇”的要求,组建了10个灭火攻坚组,并且为每个攻坚组都配备了近100万元的灭火救援器材和个人防护器材。
在平时的训练中,攻坚组重点开展大体力、超常规的体能训练和综合灭火救援操法训练,将攻坚组训练成为了心理素质过硬、战斗能力过硬的“攻坚用我,用我必胜”的攻坚力量。 [ 2010-07-23 14:50:05 ]
[鲁支队长]所以在此次灭火战斗中,支队的攻坚组冒着爆燃、爆炸危险和辐射热强等不利因素,在纵深燃烧的罐内,坚守阵地10余小时进行灭火,为火灾的最后扑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提高社会灭火救援能力,我们坚持“科学组织、快速集结、统一指挥、跨区增援、协同作战、合理分工、有效处置”的原则,积极的构建全市灭火救援应急作战体系。 [ 2010-07-23 14:50:25 ]
[鲁支队长]按照省政府依托公安消防部队组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的通知,今年的2月24日,盘锦市政府依托我们公安消防支队建立了首支的盘锦市应急救援支队正式挂牌成立了,并且两县两区也纷纷依托本地区的公安消防大队成立了应急救援大队,正式承担起了全市的抢险救援任务,进一步完善了以消防部队为主,人防、安监、交警、医疗、城建、供电业、供水等各相关部门协作的全市灭火救援体系建设。 [ 2010-07-23 14:50:46 ]
[鲁支队长]同时,官兵也结合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开展了联合实战演练,适时进行了临时性的跨区域调集,也有效检验和提高了全市灭火救援联动体系的应急能力。
不仅此次,我们这个特勤大队攻坚组曾参加过四川汶川地震的抢险救援工作。当时,我们共派出了由15名消防官兵组成的攻坚组,奋战了七昼夜,抢救了遇险群众是30余人,并且在青川的储蓄所掘出现金130余万元交给了我们上级指挥部。 [ 2010-07-23 14:51:01 ]
[主持人]这次火灾扑救时间长、危险性大,战斗一线肯定有许许多多感动人、激励人的故事,并且我们也听说您当时在火场上也是几天几夜未合眼,一直与官兵们一同生活战斗。那么您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官兵克服困难、勇敢作战的情况。 [ 2010-07-23 14:57:12 ]
[鲁支队长]这次火灾扑救应该说是我从事消防工作以来遇到的一次最艰巨的战斗任务,连续几天几夜进行火灾扑救。16日接到命令,到21日我们撤退,在五天的战斗过程中,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夜晚,几乎就是没有合过一次眼。困了就用消防车的水洗洗头,洗洗脸。开始头两天不觉得困也不觉得累,神经高度紧张。 [ 2010-07-23 14:57:37 ]
[鲁支队长]尤其我们支队的副总指挥,司令部参谋长赵建华作为最前沿的指挥员,能够坚持一线指挥,面对熊熊大火没有半点退却,连续奋战,我说没有半点退却是不是有点儿太假了,你们当时没有到现场,没有赶上那种火,特别特别地震撼!我参加过这么多次灭火,也没有看到过这样的火灾,连续奋战五昼夜,指挥支队参战官兵最终圆满完成了多项重要战斗任务。 [ 2010-07-23 14:58:02 ]
[鲁支队长]我们灭了两个区域的火,我们的任务也是最多的。再比如说支队警训科负责人陈东强负责前线指挥,到达火场后,他也是始终没有休息就投入到战斗中。他今年是36岁,也是70后,都是冲在一线。
我们知道,要想在火场前面完成好任务,首先是我们干部要冲在前面。在这次灭火任务中,我们所有的干部都和官兵同吃同住同战斗,什么叫战友情?战友情就是战斗中结下的友情! [ 2010-07-23 14:58:28 ]
[鲁支队长]整个火灾扑救战斗中,全体参战官兵始终是战斗在第一线,在几天的不间断作战中,全部都是极度的劳累和疲惫。同志们每个人都是一身的汗水,满身的油渍,每个人的油污洗澡洗不下去,得两三天才能擦下去。有的战士两天两夜没睡觉,人困马乏,坐在地上就睡着了,而且。18号那天还下雨,雨直接淋在身上,一点儿感觉都没有。有时间我把现场的录像照片提供给你们看看,确实我们的官兵是不容易。 [ 2010-07-23 14:58:48 ]
[鲁支队长]因为爆炸管道都破裂了,所以在灭火过程中脚扎破的,腿划破的,都是平常事。没有战士叫一声苦一声累,始终是默默坚守在一线进行灭火战斗。尤其是支队参加灭火战斗的14台消防水罐车的驾驶员,进入灭火战斗以后,连续三天三夜,我们都是负责供水,前方没有水了之后回去加水,再来供水,三天三夜没合眼,一直都是坐在自己的驾驶座位,没有挪开一步。其他的同志还稍稍可以轮换着小憩一下,他们全部始终是坚守在自己的驾驶岗位上。从到达火场的一刻,就开始供水,一直没有中断。 [ 2010-07-23 14:59:03 ]
[鲁支队长]在这种情况下,我做为盘锦支队总指挥员,带领这支队伍前往大连进行增援,首先想到是要对国家财产高度负责,对部属官兵高度负责。怀着这种信念,我虽然是指挥,但是也得靠前指挥,也是跟他们一起都在前面。
我也是从新兵过来的,逐步成为干部,走上领导岗位的,也知道参战战士很多都年龄不大,实战经验少,你仅在后方指挥根本不行的,必须冲在前面,你只有在他们身边呆着才能增强他们的勇气和斗志。 [ 2010-07-23 14:59:16 ]
[鲁支队长]在整个战斗期间,从我到指挥员没有一个离开战士半步的。长时间作战,几天也没有睡好觉,再加上烟熏火燎,我们的很多干部嗓子都哑了,就吃点儿润喉片,我穿了几天的橡胶战斗靴,脚泡肿了,再不能穿战斗靴,我们的战士就给我买了一双布鞋,布鞋还穿不进去,脚肿胀了穿不进去。 [ 2010-07-23 14:59:29 ]
[主持人]我们的消防官兵真是太让人感动了。鲁支队长,能不能具体介绍一下我们本次参加火灾扑救的时间是多长,官兵们遇到的具体困难都有哪些,我们又是如何克服的? [ 2010-07-23 14:59:48 ]
[鲁支队长]本次火灾扑救的时间之长是我所参加过的所有火灾和救援战斗中所罕见的,从我们接到省消防总队、市公安局的调集命令,到火灾得到基本控制,以及最后圆满完成火场冷却保护任务,总计时间长达84小时。 [ 2010-07-23 15:00:07 ]
[鲁支队长]在这次漫长的灭火救援战斗中,支队指挥员自始至终指挥战斗在第一线,采取了最科学的灭火救援战斗决策,同时也极大地鼓舞了官兵战斗士气。 [ 2010-07-23 15:04:12 ]
[鲁支队长]参战官兵遇到的实际困难主要是:第一个是扑救时间长,体力消耗大,在几天几夜的灭火战斗中,我们的消防官兵几乎都没有得到一次象样的休息。因为我们这次增援的时间长,也由于是跨区域的距离较远,灭火作战期间,不能与后方后备的官兵进行有效的轮换作战。致使官兵体力严重透支; [ 2010-07-23 15:04:59 ]
[鲁支队长]第二个是火场面积非常大,这个火场地处厂区,官兵们轮换休息的条件比较恶劣。由于本次火灾规模大、任务重、极难扑救,全省消防部队参加的扑救官兵达到三千余人、车辆三百多台,所以所有人只能在临时战斗阵地上进行休息。 [ 2010-07-23 15:05:32 ]
[鲁支队长]我们吃饭就是吃盒饭,也不觉得饿,送上去也就吃三分之一,主要是没工夫吃。大连支队给我们送的盒饭,这个菜那个菜炒的有没有味道,脑子是非常麻木的,就是吃点儿饭就得了。一日三餐,大连支队供的非常快,但是我们好像吃的也就是一顿两顿,有的人拿到饭以后整个这盒饭就放着了,想不起来吃。 [ 2010-07-23 15:05:49 ]
[鲁支队长]第三,是火场的扑救条件难度非常大。我们扑救的期间,现场的油罐随时可能发生爆炸起火,随时可能威胁到参战官兵的生命安全。在扑救期间,发生了多次爆炸,其他一些想象不到困难也有很多,这里就不细说了。 [ 2010-07-23 15:06:06 ]
[鲁支队长]虽然我们参战官兵遇到了这些困难,但全体同志没有一人叫苦叫累,全部做到了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勇敢顽强,每次都圆满成功地完成了战斗任务。 [ 2010-07-23 15:06:28 ]
[鲁支队长]没有地方休息,我们的官兵实在太累了,我刚才说就在原地待一会儿,一天每名战士必须保证4到5瓶水。一个原因是可能吸入有毒气体要进行排毒,这是我们自我安慰,能不能起到效果不知道,再一个原因是出汗太多得多喝水。公安厅下面有一个剧作中心,到我们现场采访,那个女的总掉眼泪。 [ 2010-07-23 15:06:51 ]
[主持人]我第一次看稿的时候就差点儿哭了。 [ 2010-07-23 15:07:17 ]
[鲁支队长]我说你别掉眼泪啊,在你们眼里感人,我们没有把它当回事,我们总是碰到这样的情况。 [ 2010-07-23 15:07:36 ]
[主持人]在现场也没有心思吃饭。 [ 2010-07-23 15:07:53 ]
[鲁支队长]我们没有心思吃饭,我们这次火场最大的浪费就是盒饭,我们整个战斗区域盒饭扔的非常多。 [ 2010-07-23 15:08:13 ]
[主持人]我觉得应该多吃点儿维生素营养片那种的。 [ 2010-07-23 15:09:06 ]
[鲁支队长]在火场哪有吃那个的,我们回来以后也没有想过吃那个。我们所有官兵昨天都去体检了。肺部照相,还有几项抽血化验,我还没去呢,这两天一直都没休息,昨天开会一直开到今天早上4点钟,进行火场的战评。 [ 2010-07-23 15:09:33 ]
[主持人]后期工作已经结束了? [ 2010-07-23 15:09:56 ]
[鲁支队长]结束了,我们都撤出来了,把整个任务交给大连的支队了。 [ 2010-07-23 15:10:22 ]
[主持人]那后期还得清理油污呢? [ 2010-07-23 15:10:42 ]
[鲁支队长]清理油污交给环保,我们就不负责了。 [ 2010-07-23 15:11:03 ]
[主持人]您当时真的不害怕吗? [ 2010-07-23 15:11:31 ]
[鲁支队长]我跟你说不害怕是假的,没办法,接到命令了。 [ 2010-07-23 15:11:47 ]
[主持人]我觉得您要站在那儿的话战士们心里能有点儿底。 [ 2010-07-23 15:12:04 ]
[鲁支队长]到现场看完火场以后,我跟自己说一句话,"完了,这次回不去了。"我告诉我们的参谋长和官兵,所有的官兵不能给家里打电话,不许介绍火场的情况。但是我们也控制不住,因为第二天网上、电视台全播了。 [ 2010-07-23 15:12:25 ]
[鲁支队长]我们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睡觉的地方,车边上,地下的沙石料上都是我们休息的地方,而且是短暂的休息,战士渴了就喝点儿水,饿了,盒饭上不来就是面包,因为盒饭上来的时候没想吃,想吃的时候盒饭已经有灰了。 [ 2010-07-23 15:12:35 ]
[鲁支队长]在扑救期间,大连当地还连续下了几次雨。一到雨天对我们的扑救工作带来的难度非常大,得冒着雨坚持在阵地上灭火。在整个火灾扑救的过程中,我们盘锦支队的全体参战官兵克服了作战时间长、身体疲劳、火烤雨淋的不利因素,特别是冒着随时发生的爆燃、爆炸危险,突破一道道火线,消灭一片片火焰,最终在两个灭火救援战斗区域均成攻实施了扑救,应该说这个任务完成的是非常漂亮。 [ 2010-07-23 15:13:12 ]
[主持人]让我们向英勇顽强的消防官兵致敬,他们无愧是当代最可爱的人。鲁支队长,在本次火灾扑救战斗中,您认为影响战斗成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我们盘锦支队在这方面是如何做的? [ 2010-07-23 15:13:34 ]
[鲁支队长]通过这次长时间、高强度的火灾扑救,我有一个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做好此类火灾的扑救,必须强化后勤保障,发挥战勤优势,为整个火场战斗提供一个不间断的战勤物资供给,这是圆满完成任务的最关键要素之一。 [ 2010-07-23 15:13:57 ]
[鲁支队长]从这次火灾扑救任务来看,战勤物资保障工作在本次火灾战斗起到了强大的作用。接到调集增援命令后,战勤保障大队立即启动大型火场战勤保障预案,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所有的增援物资装装待发。到达火场后,战勤保障人员迅速展开工作。战时供水分队、器材分队、油料分队、饮食分队都是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立即投入到各自的战斗当中。比如我这个车缺油了,他马上给你补油,我的战士吃不上饭了,我们自己带的干粮都被及时送到前线去。我们到半夜的时候没水没饭,保障车就给供上去。我们的水带进入到原油里就不能使用了,马上供上新的水带;隔热服烤坏了,马上新的隔热服供上去。 [ 2010-07-23 15:14:11 ]
[鲁支队长]所以整个作战期间,战勤保障大队共为支队增援参战队伍提供油料8000升、水带610盘,发放的方便面是380盒,盒饭700盒,水果350公斤,饮用水1000瓶,并且为我们官兵买了200双袜子--我们的官兵袜子都破了,脚都露出来了。他们还给我们煮的绿豆水,解暑降温。战勤保障大队的官兵虽然在后方,但依然没有丝毫的放松与懈怠,由于忙于为前方参战同志服务,战勤服务的同志都是在饭菜凉了之后才匆匆的吃一口。 [ 2010-07-23 15:14:43 ]
[鲁支队长]在火灾扑救期间,战勤保障的官兵与其他一线官兵一样,也是彻夜不眠,这边的战士没有水了,他们马上就往前线送食品送饮料,所以在这次后勤服务保障中,我们支队还为大连支队、辽阳支队、沈阳支队加油。那时候是不计代价,每个支队缺油我有油都给,大连消防支队缺水带,我们送了300盘水带,隔热服我们送了15套,不计代价,讲的是团结协作。 [ 2010-07-23 15:14:54 ]
[主持人]我们知道后勤保障也非常重要,那听了你的介绍,我们知道此次火灾经过前期全体参战官兵的奋力扑救,到7月17日已经基本控制了火势。那么,在后续的时间,我们消防官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最后实施彻底扑灭火灾,具体的时间又是什么时候? [ 2010-07-23 15:16:44 ]
[鲁支队长]经过前期十五个小时左右的奋力扑救,可以说,大火基本得到了控制。但仍有被烧塌的油罐由于其中有些残火,还在冒油烟,所以我们最后的主要任务就是对三号罐区进行全面的冷却。冷却的时间非常漫长,我们盘锦支队和其他兄弟支队的官兵都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在经过科学指挥和全体官兵顽强作战,冷却和清理残火取得了决定的胜利。在实施冷却49个小时后,总指挥总决定再冷却12小时,使用灌注方法进行灭火。 [ 2010-07-23 15:17:06 ]
[鲁支队长]20号早晨的4时15分,总指挥部命令我们支队出1支水枪进入罐体内部为大连支队铺设的灌注线路实施冷却。在灌注线路完全充水后,更换为泡沫枪从罐体与浮顶缝隙灌注泡沫。10时45分,大火被彻底扑灭。扑灭以后我们的思想也没有松懈下来,在没得到上级的命令之前,整个官兵就转入现场进行监护,我们没有撤离,这个火也见不着了,烟也没有了,但是为了防止意外,上级又没有给我们下达命令,我们仍然在现场各个点进行监护。到下午接到的上级命令,开始撤到我们原先的阵地进行休息。 [ 2010-07-23 15:17:22 ]
[主持人]刚才您说了战勤保障让我们懂得了战勤保障对灭火救援的作用。我们在视频中还看到了特勤大队,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战斗集体吗? [ 2010-07-23 15:17:40 ]
[鲁支队长]鲁支队长:好。特勤队伍是集中精干人员和优良装备组建的担负大型灭火救援任务的专业力量。我们盘锦支队特勤大队是去年2009年10月才刚刚组建的,可以说还比较年轻,没有参加过什么跨区作战,这是第一次。
我们市政府给我们投资2300余万元配备执勤车辆20台,其中高喷车就是10台,把炮支起来,支到18米,高空灭火的。遥控泡沫炮车4台,登高平台车2台,器材运输车2台,运兵车1台,因为我们人多,这个大队90人,所以必须得用这个车往火场运送兵力,指挥车1台。
我们的特勤队伍不仅仅装备精良,配备的官兵队伍也是支队官兵中最精干的。而且,特勤队伍的训练也是从难从严,按照最高标准进行。我们这支特勤队伍的组建后,担负着盘锦区域内最主要的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任务,这不仅提高了盘锦市整体抗御灾害事故的能力,也为辽宁区域灭火救援增加了力量。我们刚刚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参加了这次灭火作战,这次火灾扑救就证明了特勤大队的存在性。[ 2010-07-23 15:19:40 ]
[主持人]鲁支队长,这次火灾战斗可以讲是非常圆满成功的。我们盘锦消防支队做为增援队伍,为灭火成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也赢得了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那么对于参加战斗的盘锦支队增援队伍,您有着怎样的看法和评价?
[ 2010-07-23 15:20:13 ]
[鲁支队长]我在刚才已经讲了,我们支队是一支非常年轻的部队,我们这支增援队伍的平均年龄也就是二十左右岁。我与我们这支队伍中的所有同志,虽然说平时也是朝夕相处,一起工作学习战斗,但是像这样在一起参加这么大型的火灾扑救,完成这么艰巨的任务,还是第一次。
这次对我们这支队伍的每名同志,可以说,我都是非常非常地满意,非常非常地认可。在一线最前沿战斗的官兵,他们不怕流血牺牲,不怕艰难困难。虽然我们消防官兵都穿着防护服,但是火场条件非常恶劣,许多同志的手划破了、脚划破了,靴子脱不下来,但没有一名同志喊疼、叫苦;在后方服务保障的同志也做是昼夜不休,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灭火战斗之中。
可以讲,不管是在一线直接参加灭火战斗的,还是在后方组织供水、供油、饮食保障以及其他服务的,他们都是全力以赴、竭尽全力了。可以说,每名参战官兵都付出了自己最大的牺牲和努力。整个的过程官兵没有叫苦叫累,都是非常从容地对待灭火。我觉得这次官兵是出色圆满地完成了上级赋予我们的救援任务,如果让我为来谈自己的感觉和评价,可以毫不客气所讲,我们盘锦支队增援队伍是过硬的队伍,我们所有的官兵都素质一流的官兵!
[ 2010-07-23 15:22:40 ]
[主持人]好的。听了鲁支队长以上关于本次火灾扑救的情况介绍,我们都深受感动。并且我们充分了解了盘锦消防官兵在扑救大连火灾战斗中付出的辛劳与汗水,做出的牺牲与奉献。真切地感受了消防官兵为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舍生忘死的这种英雄无悔精神。
实践证明,我们盘锦消防支队确实是一支关键时刻冲得上、打得赢、过得硬、政府满意、人民放心的队伍,也是一支真正的公安消防铁军。时间的关系,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再次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与参与,同时也谢谢鲁支队长。[ 2010-07-23 15:25:40 ]
[鲁支队长]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网友对我们的支持和关心,谢谢! [ 2010-07-23 15:27:14 ]
[主持人]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 2010-07-23 15:2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