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8月14日电(记者刘艺淳)日前在辽宁沈阳举办的重点地区足球青训机构座谈会上,中国足球协会主席宋凯与辽宁省足球协会、沈阳市足球协会负责人以及辽沈地区足球青训学校、俱乐部负责人交流,共同探讨足球青训发展路径。
“青少年足球的问题,只有坚持长期主义,将足球回归教育本质、构建健康生态,科学结合国际经验和本土实际,才能实现质变。”宋凯说。
“技术不如日韩、身体扛不过伊朗、跑不过东南亚”是国字号球队在亚洲大赛中常常面临的尴尬局面。宋凯认为,这些多维度的落后,是中国足球长期在“急功近利”思维主导下“工匠精神”缺失的结果,需要从青训开始,日积跬步、持之以恒地扭转。
与会从业者踊跃建言,“攻势”与“技术”成为讨论高频词。
沈阳新野足球俱乐部教练员刘兆杰认为,足球青训应坚持“攻势足球”理念,即以进攻为主导、追求进球和比赛场面主动权的战术风格,通过积极主动地进攻来赢得比赛。该观点在现场获得共鸣。
与会者普遍认为,当前中国足球青训体系和足球强国相比,存在显著的“技术差距”。沈阳满天星青少年足球俱乐部总经理李东认为,应在青训阶段为队员夯实技术基础,尤其要注重“基本功”训练。“为此俱乐部邀请了海内外知名的教练,从每一个技术环节抓起。”
对于有潜力的“苗子”,业内呼吁给予长期关注。原辽宁足球队队员、沈阳奥飒启星足球俱乐部负责人吴高俊举例说,俱乐部有位8岁的小女孩,练球肯吃苦、技术较好,“我们解决了她的吃住问题,让她练球没有后顾之忧”。
“现在俱乐部有100多名小球员常年坚持训练,在全国赛场开始崭露头角。期待辽宁省和沈阳市相关部门能够出台更多扶持政策,为学校、俱乐部创造更好的条件,培养更多精英足球人才,为辽宁足球、中国足球的崛起贡献‘辽宁力量’。”吴高俊说。
【纠错】 【责任编辑:赵健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