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7/25 16:09:45
来源:沈阳市农业农村局

沈阳法库登仕堡子镇:树莓丰收季 红果满枝映振兴

字体:

  七月,辽北大地暑气渐浓。在沈阳市法库县登仕堡子镇的树莓种植园内,一串串饱满的红果缀满枝头,宛如红宝石般在绿叶间闪耀。田间地头,农户们挎着竹篮穿梭其间,指尖轻捻便将熟透的树莓收入篮中,欢声笑语在果园里荡漾。

  “你看这果子,个头匀、甜度高,摘着心里都甜滋滋的!”56岁的村民闫秉和将一颗颗饱满的红树莓放进篮中,眼神里满是丰收的喜悦。

 从“引进来”到“成规模”:一颗红果的三十年产业路

  “树莓在咱这儿扎下根快30年了。”登仕堡子镇副镇长李铁刚站在树莓架旁,摘下一颗红亮的树莓仔细查看,“1995年从沈阳农业大学引进树莓时,谁也没想到能发展成现在的规模。”

  如今,登仕堡子镇的树莓种植面积稳定在5100亩以上,年产量约4000吨,成了远近闻名的“中国树莓之乡”。

  在种植户侯旋的园子里,沈阳农业大学树莓专家刘镇东、病虫害防治专家方红正在进行技术指导。“镇上每年都开展技术培训,沈阳农业大学的专家也经常到我家树莓园指导,还开展新品种试验。我家的树莓产量越来越高,亩产都在3000斤左右,品质也越来越好。”侯旋说。

  据镇政府统计,多年来已累计培训农户超万人次。正是这样实打实的技术支撑,推动树莓产量和品质逐年提高。

  在产业延伸的链条上,9个采摘园已成为乡村旅游的新亮点。来自沈阳的游客刘敏带着孩子前来体验后表示:“在这里,既能亲近田园,又能尝到新鲜的树莓,这样的短途游十分惬意。”

  从“丰收季”到“文化月”:小浆果登上大舞台

  “这已经是我们第五年参加树莓文化月了。”在第五届沈阳法库树莓文化月展销区,来自山东的采购商与当地九九树莓种植合作社签订了500吨的采购合同,“登仕堡子镇的树莓产量稳定,品质符合市场需求,我们已达成长期合作意向。”​

  据悉,此次法库树莓文化月从6月28日持续至7月25日,涵盖采摘体验、产品展销、产业研讨、技术竞赛等活动,吸引了山东、北京、江苏等地多家采购商和数千名游客参与。文化月期间,当地树莓及深加工产品销售额突破2400万元。

  “树莓文化月不仅是展销平台,更是产业升级的智囊会。”登仕堡子镇党委书记于洪光在树莓产业研讨会上表示,来自沈阳农业大学的专家把脉支招,本地企业、种植户代表各抒己见,为树莓产业发展献计献策,目前已梳理出6条促进树莓产业发展的建议。

 从“增收路”到“振兴梦”:红果映红小康路

  在登仕堡子镇,树莓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当地就业市场注入了强劲活力。据统计,全镇采果环节用工需求约2000人,辖区内9家树莓企业常年用工规模达500人,不仅有效盘活了农村闲置劳动力资源,更让许多农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农闲时我在树莓厂打工,不耽误种地,在这干半年活,能挣2万多块钱。”当地农户王爽说。

  如今,树莓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户拓宽增收渠道、改善生活水平的重要支柱,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续动能。

  登仕堡子镇镇长刘飒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扩大树莓种植规模,提升产品深加工能力,打造区域特色品牌,让树莓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纠错】 【责任编辑:刘烜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