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6/18 17:02:02
来源:沈阳市农业农村局

沈阳苏家屯:无人机放飞千万“蜂兵” 绿色防控守护玉米安全

字体:

  6月17日,沈阳市苏家屯区广袤的玉米田上空,数十架无人机满载着特殊“士兵”——赤眼蜂蜂球腾空而起,拉开今年玉米螟生物防治的序幕。

  据悉,这场“以虫治虫”的生态战役,是沈阳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的创新实践,预计覆盖苏家屯区34万亩玉米田,为粮食安全筑起生态屏障。​

  上午9时,在苏家屯区沙河街道官屯村玉米田里,农技人员正将黄豆大小的蜂球装入无人机弹仓。“每个蜂球含50 克蜂卵,可孵化5000头赤眼蜂。”沈阳市乡村振兴发展中心研究员黄欣阳拿起一枚蜂球解释道,“赤眼蜂会自主寻找玉米螟虫卵寄生,像‘精准导弹’一样消灭害虫。”​

  随着指令下达,无人机以每分钟3亩的速度均匀投放蜂球。“每亩田分两次投放,每次投放2个蜂球,总计超2万头赤眼蜂形成‘生态防护网’。”黄欣阳说,相较于传统人工投放,无人机作业效率提升50倍,单日最高可完成5000亩任务。

  “玉米螟常年造成5%至30%的产量损失,过去依赖化学农药,但抗药性和残留问题日益突出。”辽宁省植保植检总站研究员张丹说。他翻开一片玉米叶表示:“赤眼蜂体长不足1毫米,却能寄生98%以上的玉米螟卵,防控效果达70%,且零农药残留。”​

  沈阳市农业农村局最新数据显示,沈阳市推广赤眼蜂防治面积已从2020年的5万亩增至2025年的34万亩,累计减少化学农药使用510吨。“生物防治不仅降低面源污染,更提升农产品竞争力。”黄欣阳表示,今年沈阳玉米已获签 2万吨绿色食品原料订单,出口价格提高15%。​

  “这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张丹表示,沈阳正构建“天敌繁育-无人机投放-品质认证”的全产业链,位于新民市的赤眼蜂繁育基地年产能已突破500亿头,带动周边200余农户参与蜂球生产。​

【纠错】 【责任编辑:刘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