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4/01 15:18:50
来源:沈阳日报

两位00后“新农人”在沈展露“柿业”雄心

字体:

在育苗基地里,姜淼(左)与闫闯正认真检查出苗情况。王雁摄

  2025年1月末的一天,沈阳辽中区养士堡镇的清晨气温已降至-15℃。23岁的姜淼和24岁的闫闯踩着厚厚的积雪,带着十几名工人爬上温室大棚的顶部,奋力清扫前夜积压的冰雪。这是他们创业以来遭遇的第一场暴雪,稍有不慎,150亩智能温室里的1000万株西红柿种苗就可能被压垮。

  “那天我们从早上干到晚上。”姜淼回忆道,“我真正体会到农业的不易,也更坚定了要把这件事做成的决心。”

  这两位00后年轻人,一个毕业于辽宁金融职业学院,一个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原本可以选择更“光鲜”的职业,却毅然选择投身农业,建设现代化西红柿育苗基地。

  父辈的基业 年轻人的创新

  姜淼,辽宁金融职业学院毕业生;闫闯,大连理工大学毕业。虽然所学专业与农业无关,但父母十年如一日的西红柿种植生涯,像一颗种子,在他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立国之本。”正是怀着这样的信念,这两位00后年轻人毅然投身传统农业领域。他们的缘分始于父辈的友谊,在两位老农人的牵线下,踏实稳重的闫闯与活泼机灵的姜淼走到了一起,共同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小时候总觉得种地又苦又累,从没想过自己会真的回来干这行。”闫闯笑着说。转机出现在2017年,当时市场对优质西红柿种苗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传统的种植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敏锐的父母发现了这一商机,决定将家庭种植升级为现代化育苗产业。

  经过周密的市场调研,他们发现辽中区地处辽宁中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交通物流便利。于是毅然投资千万元,在养士堡镇建起了占地150亩的智能温室育苗基地。

  走进基地,科技感扑面而来。与传统大棚截然不同,这里的温湿度、光照、水肥全部由自动化系统精准控制,每一株幼苗的生长状态都能实时监测。“我们的‘黄姑娘108’品种,不仅甜度高、抗病性强,现在已经成为辽宁小西红柿的明星产品。”姜淼自豪地介绍道。

  这个由年轻人主导的农业项目,不仅延续了父辈的农业梦想,更通过现代科技为传统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破冰”前行的年轻团队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今年1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雪让整个基地面临严峻考验。

  “那天雪下得特别大,如果不及时清理,大棚很可能被压塌。”闫闯回忆,他和姜淼立刻组织工人上棚顶扫雪,从清晨干到深夜。

  “两个年轻人比我们这些老农民还能吃苦。”一位工人感慨道。这场暴雪反而让团队凝聚力更强,也让两位创始人更加意识到农业的风险与责任。

  除了自然灾害,技术和管理也是挑战。为了提升育苗效率,他们组建了一支涵盖种苗培育、科学施肥、数字化管理等领域的技术团队。

  “我们既要尊重老师傅的经验,也要引入新技术。”姜淼说,“比如通过物联网监测土壤湿度,比传统‘凭感觉浇水’更精准,能减少20%的水资源浪费。”

  开拓年产值1.5亿元的“柿业版图”

  如今,他们的种苗不仅供应给东北地区的1万家合作农户,还通过商超、批发市场销往全国,甚至出口到周边国家。基地年产值已达1.5亿元,带动当地50多名农民就业。

  “我们优先招聘附近村民,教他们操作智能设备,让他们从传统农民变成‘技术工人’。”闫闯说。

  “农业不是‘土行业’,而是‘高科技+苦功夫’。”姜淼这样总结他们的创业心得。

  为了进一步提升竞争力,他们还申请了绿色认证,推广“节水减药”技术,并计划未来结合文旅产业,开发采摘园、农业科普基地,让更多人了解现代农业。

  对于未来,两位年轻人充满信心:“希望5年内,我们的西红柿能像丹东草莓一样,成为东北农业的新名片。”

  记者手记:

  在智能温室氤氲的水雾中,闫闯指着物联网大屏上的数据曲线说:“这里的每一株苗,都是会呼吸的财务报表。”这句话颠覆了我对农业的认知。当城市青年追逐“大厂梦”时,这两位00后却在沈阳的暴雪夜里,用冻裂的双手守护着1000万株西红柿苗。

  暴雪那晚的监控画面令人震撼:两个单薄的身影在5米多高的棚顶匍匐除雪,身后是岌岌可危的钢架结构。但更触动我的,是他们在抢险后通宵写出的《极端天气应对手册》——面对危机生成的标准化应对能力,正是新农人给传统农业注入的硬核基因。

  在育苗车间,我看到最生动的代际融合:年过五旬的技术员老龚用布满老茧的手指导年轻人调试水肥比例,而姜淼则教会他用手机APP监控棚温。这种传承与革新,最终凝结成货架上“黄姑娘108”的甜美果实,也成就了年产值1.5亿元的现代农业范本。

  离开时,闫闯送我到基地门口。他指着远处的玻璃温室说:“那里有100多个西红柿品种,未来将会是东北重量级的西红柿种质库。”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株正在拔节生长的秧苗。在这片黑土地上,我看到了中国农业最具希望的生长姿态。(记者 徐娜)

【纠错】 【责任编辑:赵健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