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一场关于京沈合作的大会——沈阳·中关村京沈协同创新合作交流活动在铁西区召开。会上,16个科技创新项目分别签约,多个创新服务平台揭牌成立,为京沈两地交流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京沈对口合作是落实国家战略的重大举措。京沈对口合作全面启动以来,沈阳市坚持以产业合作为引领、以平台共建为支撑、以高科技企业培育为重点、以健全合作机制为保障,京沈两市聚焦重点领域,有力有序推进,合作成果不断涌现,合作氛围日益浓厚,形成了政府大力搭台、社会广泛参与、市场高效运作的良好局面。
——以产业合作为引领抓实一批重点项目。积极开展对京招商引资,强化市场、项目和技术有效对接,推进落实北京中宏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基地、联东U谷·和平未来智造谷产业园等一批项目,京沈对口合作产业项目530余个,永乐西芹、辽育白牛等30余种沈阳特色农产品进入北京市场,清华大学、首农集团、首旅集团等均与沈阳开展全面战略合作,为京沈两市更优配置优势资源,有力推动了沈阳市产业转型升级。
——以平台载体建设为支撑做大一批产业园区。创新以北京“软”投入为沈阳“硬”产业赋能的产业园区共建新模式。中关村沈阳科技园形成了“一中心、一基地、一园区”的产业格局,签约企业280家、链接两地科技服务机构60余家,被国家发改委评为产业转型升级示范项目。
——以干部交流为桥梁引进一批优质人才。聚焦北京高端智力人才富集的优势,吸引一批北京高校学子、专家团队等高端人才参与沈阳创业创新,助推沈阳“盛京人才”战略取得实效。两市互派七批163名挂职干部积极开展对接,成为京沈合作的重要桥梁纽带;“京沈人才专列”正式开通,有效畅通了北京市专家学者周末来沈“送智输才”渠道,吸引200名“双一流”高校博士乘坐兴沈人才专列来沈交流对接,为沈阳培养优质干部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以公共资源共享为抓手夯实一批民生工程。充分利用北京市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外溢效应明显的优势,推进重点医院、高校等开展合作。皇姑区岐山一校、皇姑区珠江五校等3所小学与北京史家胡同小学、北京芳草地小学等3所小学缔结为友好学校;沈阳市属医院与北京肿瘤医院等15家医疗机构签约合作,开展远程会诊2000余例;东北大学、沈阳医学院等与北京多所院校达成合作意向,有力促进了京沈优质公共资源共享,推动了沈阳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记者 黄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