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新风口 竞速新赛道
沈阳“振翅”低空+ 御风万亿新蓝海
2024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随着我国低空经济规模预计在2026年有望突破万亿元的背景下,沈阳积极抢抓这一风口,全力竞速低空经济新赛道,向着万亿新蓝海奋勇前行。
通航4座飞机全球首发:
彰显自主创新实力
一款通航飞机从概念到市场,要历经方案论证、详细设计、试制试飞、适航审定等诸多复杂环节。12月14日,记者在采访中看到,眼前正在执行试验任务的飞机,是由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杨凤田院士团队研制的RX1E飞机。这架飞机意义非凡,它是我国首架成功起飞的4座电动飞机,最大起飞重量可达1260千克,最大航程超过300千米。今年11月,该款飞机完成审定试飞全部科目,有望在近期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届时,它将以全球首款获得适航证的新能源4座电动飞机之姿惊艳世界。
“这款飞机的核心包括电机、电控、电池等,都实现了国产化。同时,我们的飞机结构是全复合材料结构,这些技术完全自己掌握。”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副院长熊需海自豪地介绍。熊需海是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的教师。三年前,他将研究方向从材料科学转向通航飞机,看好的就是低空领域巨大的发展前景,“低空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体,它的出现相当于将人类传统的生产生活空间从二维平面扩展到三维立体空间。”
沈阳在低空经济市场抢先机:
政策与产业协调发力
辽宁作为新中国航空工业的“摇篮”,研发实力雄厚,产业基础扎实,为了在低空经济市场抢得先机,辽宁省聚焦全产业链加紧布局。
在辽宁省航空产业发展大会上,我省推介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及政策,明确支持轻型电动飞机、内燃机飞机、矢量无人机等重大产品的研发攻关。沈阳市在全省率先发布《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12条政策措施》,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低空经济优质项目建设。
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沈阳市坚持产品创新和低空服务双轮驱动,对低空飞行器整机及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研发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助,对通过航空器适航审定的企业给予最高2000万元奖励,对年度投资300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给予固定资产和信息化投资总额10%的补助。
在政策支持下,沈阳无人机企业加速发展。沈阳无距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无人机飞行控制器和整机制造,其自主研发的矢量多旋翼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随着无人机在农业植保、应急、消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企业的订单量迎来倍增。
“低空经济出来了,无人机企业的春天来了!”无距科技副总经理李仕乙感叹道。他介绍,在今年全国低空经济蓬勃发展形势带动下,企业业绩显著回升,仅在11月就交付了一笔3000万元的应急项目,而在12月又将交付一笔将近5000万元的海洋巡检项目。
培育无人机产业多场景:
创新业态蓬勃兴起
产业的发展也推动着一批低空经济相关新场景、新业态加速涌现。今年,沈北新区在全市率先投资建设了低空经济产业示范园,开展了无人机全场景体验、低空观光旅游及无人机操作培训等项目。项目负责人辽宁众飞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文剑告诉记者,“我们与省内高校进行强强联合,将传统的无人机专业升级为低空经济人才培养相关专业,传统的无人机取证加上了行业应用、空域管理等多方面的一些培训内容。今年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培训了700多人,预计年底有望突破1000人。”
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无人机保险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大。辽宁霏葆科技有限公司陶思阳告诉记者,“从我们的具体业绩上来看,无人机保险业务每年都能增长三五百万元。今年我们围绕无人机专业机加上植保机完成了700多万元的体量。”
下一步,沈阳市还将加快低空空域改革创新,前瞻布局低空基础设施,增强低空产业创新能力,构建低空制造、服务融合应用和产业互促的发展格局,打造国内领先的低空经济产业高地。(记者 黄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