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喀左县公营子镇乡村“道德银行”建设不断深入
小积分“撬动”乡风村容大变化
今年春节前夕,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公营子镇桥子村村民刘文虎卖掉70多头猪,进账一笔可观的收入。“真没想到,关键时刻‘道德银行’里的积分能让我顺利获得免担保、无抵押贷款,简直是雪中送炭。”作为村里小有名气的养殖户,资金周转问题一直困扰着刘文虎,回忆起在“道德银行”贷款的经历,他不胜感慨。
无需抵押物,也不用担保,喀左县的村民凭自己在“道德银行”里的“积分”就能办理贷款,这一切还要从公营子镇2018年开始的乡村“道德银行”建设工程说起。
“当时整个镇子的风气都不理想,村容村貌不整洁、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还时常有打架斗殴的现象,基层治理难点特别多。”公营子镇道德银行办公室主任岳永慧告诉记者,为有效解决基层治理问题,镇上多方调研,最终确定了“道德银行”这个模式。
公营子镇选择了7个村作为首批试点,为每户家庭建立起道德积分档案,并列出思想进步、律己守法、敬老爱亲等10方面考核指标,每月张榜公布“道德积分”,年终发布总排名,名次靠前的居民可以将积分兑换成生活必需品或生活服务。针对消极行为作出减分处理,让村民形成了遇事三思而后行的习惯。
随着“道德银行”建设的不断深入,村民主动参与村级社会治理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于是,公营子镇因势利导,推出了“星级户”评定,其中一项硬标准就是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长。“志愿服务虽然只计工时不给积分,但当上星级户,牌子挂在家门口,光荣!”公营子镇土城子村的星级户葛丽娜说,以后,更要积极参加志愿服务,让这块牌子一直挂在自家的院门上。
在“道德银行”的助推下,村容村貌整洁了、邻里关系和睦了,整个镇上形成了遇事讲道德、讲法治的浓厚氛围。
2022年,公营子镇“道德银行”又搭上数字化快车,推出线上平台,用户通过手机即可查询星级、积分等信息,并进行积分兑换。同时,公营子镇“道德银行”还与省建行和邮储银行喀左支行深度合作,道德信息为四星级以上的家庭,最高可获得20万元额度的免担保、无抵押贷款,进一步激发了村民的参与热情和守信意识。
如今,公营子镇上14个村和2个社区的5705户村民参与到“道德银行”建设中,参与率达93.6%,还发展了18支共2000余人参与乡村志愿者服务队伍。(记者白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