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11月14日《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于力
三年前,她曾冒着生命危险带队出征武汉;三年后,她因公牺牲在荆楚大地。
9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姜凯丽在执行代表职务期间突发疾病、因公牺牲。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姜凯丽代表因公牺牲表示哀悼。姜凯丽的代表资格自然终止。”
牺牲前,姜凯丽是辽宁丹东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副主任。今年6月14日,在湖北宜昌执行代表任务中,姜凯丽突发疾病去世,年仅43岁。
图为姜凯丽在疫情期间救治患者。
德才兼备
201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姜凯丽,进入丹东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工作。仅仅8年,她就成为重症医学科副主任,2020年又破格晋升为正高级职称、主任医师。
姜凯丽是一个德才兼备的医务工作者。牵头负责重症医学科以来,她重视人才培养、梯队建设及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和创新,在她的带领下,丹东市中心医院的重症救治水平和能力大大提高。
近年来,她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辽宁省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今年又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2020年,姜凯丽是辽宁省首批援助武汉的医生。丈夫李岩峰还保留着自己当时发给妻子的微信:“1月26日,你义无反顾踏上奔赴武汉的行程。我没有去站台送你。从没有告诉你,是因为怕看见你哭,自己忍不住。但是你在站台上穿着红色应急服的样子,成了我们全家最大的骄傲!”
图为姜凯丽(左)与同事李丽群接受患者的感谢信。
“姜姐,有点想你了”
记者注意到,姜凯丽的微信头像是一家四口的合影。李岩峰回忆,2020年,姜凯丽从武汉回来后,特别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一个秋天的周末,她主动张罗全家去爬山,一家四口拍下了这张幸福的照片。
李岩峰指着照片说:“女儿的衣服是科里同事的孩子穿剩下的,儿子的衣服是好朋友的孩子穿剩下的,凯丽那件衣服也有10多年了。”在许多同事的回忆中,姜凯丽常穿的一件橙色外套,那是她高中时买的衣服。
李岩峰和姜凯丽是高中同学,他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目前在丹东一家民企做技术工作,由于工作业绩突出,曾被选为辽宁省劳动模范。
虽然生活简朴,但是对于他人的困难,姜凯丽总是毫不犹豫出手相助。有同事回忆,有一次另一个科室的医生家里失火,损失严重,医院号召大家捐款。姜凯丽虽然不认识那位医生,却带头捐了1000元。
得知姜凯丽因公牺牲的消息后,同事李丽群很长时间都沉浸在悲痛中。2017年,李丽群来到重症医学科,是姜凯丽手把手教她写病历,调整用药。每次李丽群值班遇到重症患者,姜凯丽都会主动留下鼓励她、指导她。
6月16日中午,明知道姜凯丽已经看不到微信了,李丽群还是含泪留言:“姜姐,有点想你了,多希望一切可以回到周六,一切可以重新来过!”
那是6月10日,李丽群记得,姜凯丽第二天早上就要出差了,但仍在病房忙到很晚。“忙完工作后,姜姐有点激动地和我说,她上一年级的小儿子告诉她,老师让用‘多么’造句,孩子造的句子是‘我的妈妈多么伟大’。”李丽群回忆,“姜姐眼里噙着泪花,脸上洋溢着笑容。”
放心不下ICU病人
在儿子心里,妈妈就是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而这个“伟大的妈妈”因为工作,差点把孩子生在ICU里。
2016年7月23日早晨8点08分,姜凯丽的儿子出生。10个多小时前,姜凯丽还在ICU里抢救患者。护士长苑玉侠回忆:“那天真是深深震撼到我了,她马上就要生了,居然还挺着大肚子弯腰给病人做气管插管。”
身边的同事实在看不下去了,都劝姜凯丽回家休息。
“患者的情况不太好,我再坚持一会儿没问题。”直到晚上10点多,姜凯丽才在大家的强烈劝说下回家。本来离预产期还有几天,结果因为劳累,回到家就开始阵痛。好不容易挨到天亮,丈夫赶紧把她送到医院。
都说ICU是离死亡最近的地方。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是姜凯丽最幸福的时光。
她曾这样描述ICU:每天工作如同打仗一样,输液泵的报警声、呼吸机的运转声、监护仪的滴答声,如同一支“命运交响曲”。一般来说,被转到ICU的危重患者几乎都救不活了,但我们从未放弃过。我们面前的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是别人的父母、爱人、儿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而我们的任务是把这些角色重新放回原处。
姜凯丽买房子时,特意选离医院最近的地方,因为“这样可以随时到医院去,更快地到医院去,ICU病人的时间就是生命”。
她放心不下的,也是ICU的病人。出征武汉时,领导问她个人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她只说了一件事:请领导费心照看我的科室,抢救好每一个病人。
在姜凯丽留下的照片里,她总是扎着简单的马尾辫。一米六的身高、不到一百斤的体重,让她显得分外娇小。可是每个和她共事、与她相处过的人都说,她浑身充满了巨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