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时政 财经 社会 科技 文化 教育 健康 旅游 体育 图片 数据新闻 无人机 VR
辽宁频道

国社“辽”亮|西沟村的长城守护人

2023-06-10 09:16:29 星期六 | 本文来源: 新华网

  图为绥中县锥子山长城西沟段义务保护员叶德岐在家中整理装备,准备出发巡护长城。新华网刘舒摄

  新华网沈阳6月10日电 头戴草帽、腰别镰刀、手拎水壶……夏日午后,葫芦岛市绥中县永安堡乡西沟村村民叶德岐又踏上了巡护野长城的山路。

  今年68岁的叶德岐,是绥中县锥子山长城大毛山-西沟段的义务保护员,分担区域约长4公里。

  图为绥中县锥子山长城大毛山段。新华网刘舒摄

  锥子山长城始建于明朝(公元1381年),这段长城向东连接丹东虎山长城,向南连接山海关,向西北连接嘉峪关,形成了中国三大长城在此“三龙聚首”的独特景观。由于雄踞于险峻的山岭,锥子山长城许多年来鲜为人知,至今保持原有状态,被驴友们赞为“中国最美野长城”。2006年,锥子山长城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为叶德岐在山间巡护。新华网刘舒摄

  十余年的巡护工作,让这段长城上的每一块砖都“认”得了这位质朴的老人。

  “我几乎每天要来巡护一圈,提醒游客注意安全,保护长城的同时,还能防止有人来盗窃文物。”用叶德岐自己的话说:“这都是前人传下来的宝贝,半块砖也不能动。”

  图为叶德岐抚摸着斑驳的砖墙,目光坚定。新华网刘舒摄

  一次,叶德岐在巡护中看到两个年轻人扛着一块长城砖下山,他立即上前制止。“我一边跟他们讲要遵守《长城保护条例》,一边拿出手机准备录像收集证据,他们见状连忙放下砖块,道歉后便匆匆离开。”最后,叶德岐将这块长城砖背回到原处放好。

  在山脚下,叶德岐为外地游客指路。新华网刘舒摄

  除了及时制止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更多的时候,叶德岐要对分管的长城本体、附属设施等进行全面巡查,如果发现长城本体出现自然损坏的情况,要立即拍照取证,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进行修缮。

  走在陡峭的山路上,叶德岐步伐矫健,只见他一边用镰刀清除山路两边的杂草,一边不时大喝两声,“故意弄出点声响,好把草丛里的蛇惊走。”叶德岐说。

  夏日炎热,坐在长城的石阶上,叶德岐用草帽扇着风,倒上一杯水,稍作调整。谈及担任长城保护员的初衷,叶德岐笑着说:“我们西沟村与长城有着深厚的渊源,400多年前,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率领戚家军来到这里,修建长城,镇守边关。西沟村的村民,大多是戚家军的后裔,我也是其中之一,从小在这里长大,自然对长城有着特别的感情。”

  巡护期间,叶德岐坐在石阶上稍作休息。新华网刘舒摄

  与此同时,通过长城保护,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这些祖辈留下来的遗产,为当地百姓增收致富打通了一条“新出路”,叶德岐也是其中的受益者。

  “过去这里道不好走,没什么人来,村里经济一直发展不起来。渐渐地咱这儿的长城有了名气,不断有游客来旅游,我就在村里办起了农家乐。”叶德岐说。

  图为叶德岐在家中劳作。新华网刘舒摄

  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叶德岐的农家乐都会招待大量来自省内外喜欢长城的游客。“游客来我们这儿消费,吃农家饭菜,买各种农副产品,村里经济也跟着‘活’起来了。”据叶德岐介绍,十几年间,村里先后建起了近20家农家乐。土鸡蛋、山蘑菇等土特产在家就销售一空。

  图为绥中县锥子山长城大毛山段。新华网刘舒摄

  近年来,随着游客的增多,长城保护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在叶德岐等长城保护员的带领下,许多村民也自发地加入到宣传保护长城的行列中。

  “长城是西沟村人的骄傲,更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希望大家都能爱护长城,我相信,我们的未来会越来越好。”抚摸着斑驳的砖墙,叶德岐眺望远方,目光坚定,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策划:徐扬

统筹:关溪涓

记者:赵洪南

制作:赵健彤 刘舒

资料来源:葫芦岛市委宣传部

绥中县委宣传部

新华社辽宁分社 新华网辽宁频道

  联合出品

【纠错】 [责任编辑:关溪涓]
010070220010000000000000011114611129678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