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振兴 沈阳行动丨新沈阳,扑面而来
2023-01-01 09:05:23 星期日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网沈阳1月1日电(赵健彤)2022年11月18日,沈阳全新城市宣传片正式发布,一场5分钟的时空之旅,“沉浸式”体验沈阳的24小时。从霞光瑰丽的浑河到葱茏掩映的北陵,从科技感十足的宝马工厂到智能化融合的机器人车间,从文艺范儿的城市书房到涅槃重生的“新”中街,这座近2300年建城史的老城,仍在不断更新自己,在新时代,展现出新的姿态,焕发勃勃生机。动静之中,快慢之间,一个全新的沈阳,扑面而来。

  “沈阳真的变了”

  沈阳人的母亲河浑河在中心城区穿城而过,清晨,微风吹拂,阳光在水面跳跃,与阳光一齐跃动的还有一叶叶扁舟。

  几年前,沈阳业余爱好者开始在浑河上进行赛艇训练,这个水流平缓、水质优良、参照物美的城市静水赛道成了“赛艇天堂”。

  国际赛艇公开赛、中国赛艇大师赛等一系列赛事,让浑河不断“出圈”。“两岸美丽的风光是浑河赛道的一大优点。”北京奥运会赛艇冠军唐宾说。

2022年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城市龙舟邀请赛在沈阳浑河南岸开赛(2022年8月23日拍摄)。新华网 夏铭阳 摄

  浑河两岸有多美?沿河绿带中,梧桐、银杏随风摇曳,远处的河面上,一座座跨河大桥星光闪烁,人们在木栈道上漫步、驻足,蜿蜒的河岸处,盛京大剧院静静矗立,好似人们给它的爱称“大钻石”一样夺目璀璨。站在河对岸的咖啡馆,定格这样一张美景,便能让朋友圈“刷屏”。

  “浑河越来越美了,每天到附近的公园转转,真的很惬意。”沈阳市民王立新说。近年来,沈阳不断推进城市环境治理,系统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用流淌的河水、美丽的河岸、靓丽的街道为城市增添“新”风景。

  沈阳浑河沿岸的公园绿地和气膜足球馆(无人机照片)。新华网发 李永宏摄

  城市的“高颜值”带来生活的“幸福感”。

  高空俯瞰,公园绿地上,一个个天幕“点缀”其中,人们打开折叠桌椅,架好投影仪,摆上咖啡机、鲜花,露营的仪式感、氛围感,瞬间拉满。不远处,闪现的飞盘在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绿地上跑跳的人们齐声欢呼。

  还有街边、街角、街心,2093座口袋公园星罗棋布,“推窗见绿,出门进园”的诗意生活成为现实。

  “沈阳真的变了。”摄影师小泽将镜头对准浑河桥上的灯光秀。在他身后,“金廊”“银带”夜景提档升级的璀璨沈阳建设,还在继续。

  “新”是幸福,也是身边的美丽风景。

  “创新的步伐还在提速”

  焕新的不只有风景,还有城市的发展动能。

  宝马通过虚拟技术和数字孪生技术打造的超级虚拟工厂、新松公司的小扭矩螺拧紧机器人、“星火·链网”超级节点(沈阳)正式上线运行……

  2022年11月初,2022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沈阳举行,创新沈阳的一系列发展成果逐一亮相。

  截至2021年,沈阳“四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入库企业506家,营业收入1101.6亿元。2021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5%,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居东北首位……

  在华晨宝马沈阳里达工厂拍摄的全新BMW i3汽车(2022年6月23日拍摄)。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向“新”而动的步伐还在提速。

  跨越浑河,再向南前行10余公里,便进入浑南科技城,蓄势待发是这里的关键词。

  “规划建设沈阳浑南科技城,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大举措。”沈阳市浑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技城明确了先进材料、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数字文创五大主导产业,累积储备亿元以上项目468个,总投资超过2300亿元。

  30公里外的城市北边,创新的“脚步”同样飞快。

  2022年9月26日,沈阳航空产业园启动及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在沈阳市沈北新区举行,标志着规划面积44.2平方公里、目标为建设“航空全产业链集聚区、高端装备制造引领区、融合创新示范区”的沈阳航空航天城,将在未来几年内逐步变成现实。

  在辽宁向日葵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测试仿真虚拟演播交互系统(2021年12月31日拍摄)。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新产业、新动能、新优势。这片土地对“新”的追逐毫不犹豫。

  坚持创新生态、创新平台、创新人才“三位一体”推进,科技成果本地产业化率和科技型企业增长率实现了有质量、有力度、有温度的增长。目前,沈阳全市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9538家,同比增长45.24%;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341家,瞪羚、独角兽企业达到152家。

  “新”是机遇,也是勇于破圈的挑战。

  “文化生活有心意,更有新意”

  抬头能触摸科技的前沿,俯首也要嗅到生活的芬芳。

  在沈阳市大东区,“森林”里的书房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时代文仓城市书房将人与自然在文化的连接下巧妙融合。汉字主题、朗读主题、自然主题……几年间,23座城市书房、114间书屋相继建成,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升级有“心意”,更有“新意”。

沈阳市大东区时代文仓城市书房将人与自然在文化的连接下巧妙融合。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中共大东区委宣传部供图

  “今天的段子简直炸翻全场,太好笑了!”大风天喜剧俱乐部,深耕沈阳脱口秀领域4年,从“没人看”到“抢着看”,沈阳人对休闲文化的选择发生着新的变化。

  同在剧场演绎的,除了脱口秀,还有沉浸式剧本秀。“3个小时的‘穿越’太过瘾了!”沈阳姑娘小慧刚刚体验了中国风“沉浸式戏剧”《幡灵迷境》,“已经有很多外地小伙伴被‘种草’了,他们都想来体验。”

  而真正实现“穿越”的,是《幡灵迷境》剧场所在的这条街。古典美学交织新鲜潮流,新中有旧、旧中有新,已有近400年历史的沈阳中街,经过改造提升的“涅槃重生”后,活力无限。

  已有近400年历史的沈阳中街,经过改造提升的“涅槃重生”后,活力无限。新华网发 李永宏摄

  老街展新颜,离不开沈阳对于文化建设的看重。

  瞄准打造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的目标,沈阳抓项目活业态,通过举办群众文化惠民活动、加强文艺精品生产、加快培育文化产业等举措,以先进的文化滋养城市文明,以有形的文化建设促进精神培育、品质提升。

  在浑河畔聆听一场交响乐、在大剧院欣赏一幕芭蕾舞、在博物馆对着钟爱的文物发呆、在原料库Livehouse纵情一场摇滚狂欢……畅享文化生活,沈阳人的选择越来越多。

  “新”是快乐,也是无处不在的美好生活。

  辽宁芭蕾舞团的舞剧《铁人》在辽宁大剧院演出。这场融合舞剧将以王进喜为原型的“铁人”形象搬上舞台(2021年7月7日拍摄)。新华网 夏铭阳 摄

  全新的沈阳吸引了众多这座城市未来的“潜力”。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为9070093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8106171人相比,10年共增加963922人。全市外来人口中,青壮年占79.79%。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希冀在这个永远“年轻”的城市实现梦想。

  “新”是愿景,也是共同期待的未来。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1
【纠错】 责任编辑: 刘舒
辽宁新闻
010070220010000000000000011129181129155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