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红色题材”精品闪耀舞台
2022-12-28 09:15:34 星期三 来源: 辽宁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以歌以舞讲述辽宁故事 用心用情传递信仰力量

众多“红色题材”精品闪耀舞台

《榜样》以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由辽宁芭蕾舞团青少年芭蕾舞团演绎。

沈阳音乐学院青年教师深情唱响《九一八大合唱》。

作为奉天抗战三部曲的收官之作,话剧《天算》获得了观者的喜爱和认可。

  赓续红色血脉,传递信仰力量。今年,我省不断探索传承红色血脉、创新美学表达路径,用文艺凝聚前行的磅礴力量,组织创排了话剧《天算》、广播剧《有事找彪哥》《逐梦长空》、芭蕾舞蹈组诗《榜样》、歌曲《忠诚》《出发的心》、交响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等多部重点文艺作品,借由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语汇,用心用情讲述红色故事,完成与英雄楷模的“对话”,真正让大众感受到红色血脉的温度。

  演绎红色经典,让“大合唱”传得更远

  优秀的艺术作品在讲述故事与传递榜样力量同时,需要选准角度,投入情怀,才能更好地把美好情感与崇高价值传递给观众。已经成为中国文艺史上极具代表性的“红色经典”之一《九一八大合唱》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继《黄河大合唱》之后创作的另一部经典的合唱作品,它以奔放的旋律,激发全国人民战胜侵略者的决心和斗志,是抗战时期中国人民发出的誓要把日本侵略者赶出去的怒吼。

  作为鲁艺精神的继承者,为追寻前辈的足迹、缅怀筚路蓝缕的岁月、追溯激情燃烧的年代,沈阳音乐学院今年复排了交响合唱《九一八大合唱》。为了排演好这部红色音乐经典,沈阳音乐学院专门成立了教师合唱团,65位青年教师用女声独唱、男女混声合唱形式深情演绎《九一八大合唱》,以音乐回顾历史、用歌声铭记初心,歌颂了东北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

  抗战题材戏剧在辽宁有着深厚的文化土壤,14年抗战历程,东北人民浴血抗争的故事层出不穷,为创作强烈戏剧冲突和情感张力的戏剧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

  近年来,辽宁戏剧史中抗战题材作品不胜枚举,各主要剧种都不乏影响力的代表性剧目。今年创排的话剧《天算》,是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继《祖传秘方》《开炉》之后的第三部抗战题材话剧,人称“抗战三部曲”。《天算》故事发生在沈阳老北市场,讲述了沈阳人民同日本侵略者英勇斗争的故事。是一部充满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的作品,展现了东北人民不惧牺牲、顽强抗敌的无畏精神。自今年6月在辽宁中华剧场首演以来好评如潮,社会反响热烈。目前已演出14场,在石家庄、沈阳等地演出12场。

  从1958年11月15日来到鞍钢,到1962年8月15日因公牺牲于抚顺,雷锋在辽宁度过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光。为弘扬雷锋精神,辽宁芭蕾舞团青少年芭蕾舞团创排了全新力作《榜样》。《榜样》取材于《雷锋日记》,是国内首部以芭蕾舞表现雷锋精神的大型舞台作品,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融为一体,以芭蕾舞蹈语汇抒发炽热的情怀,通过舞蹈诗的形式将雷锋的精神内涵展现在舞台之上,赋予雷锋精神新的艺术阐释。

  值得一提的是,《榜样》以青少年舞者来演绎舞剧,通过表演,建立起青少年与“学习”“传承”之间的紧密关系,新作、新人、新意,形成了全新的艺术样貌。《榜样》以诗化的舞蹈语汇,撷取《雷锋日记》片段为创作素材,用芭蕾艺术阐释雷锋精神的新时代内涵,让红色文化可触可感,红色精神入脑入心,是立足当下对中国芭蕾舞创作与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为重大红色题材舞台文艺作品创作树立了新典范。《榜样》于3月5日在辽宁大剧院连续演出8场,观众达7000余人次,首演在线观众达260万人次。

  讲好辽宁故事,书写不平凡人的平凡

  主旋律作品在弘扬正能量、讲好红色故事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审美追求。只有那些对百姓具有深刻体察和关怀的作品,才具有感人至深的“温度”,才能给人以心灵慰藉和精神激励。

  沈阳广播电视台沈阳原创基地制作的广播剧《逐梦长空》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顾诵芬传》改编而成。顾诵芬曾在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工作近30年,是新中国航空科技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曾获得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逐梦长空》以顾诵芬院士为原型,讲述了“顾骏”等航空工业科学家建立起新中国飞机空气动力学设计体系、开创我国自行设计研制超音速歼8战斗机、主持国家大飞机工程并培养航空工业领军人才的感人故事。这部紧扣时代的脉搏、刻画国家功勋人物的广播剧,具有纪实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特点,写出了不平凡人的平凡,更写出了平凡人的不平凡。

  阜新市委宣传部、省司法厅、辽宁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的3集广播剧《有事找彪哥》荣获中宣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该剧根据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司法局副局长、全国“年度法治人物”“最美公务员”张彪先进事迹改编。歌曲《忠诚》是《有事儿找彪哥》的主题歌,由胡宏伟作词,晓君、李昊朗作曲,孙楠演唱。歌曲《忠诚》的歌词既没用说教的语言,也没有空话和套话,充满真诚的力量与情感的浓度。整首歌热情讴歌了在实现中国梦奋进征程上的共产党人肩扛使命、为人民服务的忠诚担当。歌词选取阳光、太阳、芬芳、春风浩荡等意象,用诗意的语言、优美的旋律,唱出一位普通共产党员对人民的无限深情。

  “出发的心,无限憧憬,眼睛只要追寻,就会有星辰……”这首《出发的心》是2022年辽宁卫视春节联欢晚会压轴曲,动人的旋律和优美的歌词唱出了辽宁人民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

  辽宁文艺工作者用戏剧、音乐、广播剧来表现红色文化资源,也用文学作品来书写。辽宁省作协组织本省作家创作的“迎接党的二十大报告文学作品集”今年出版。这套作品集由《风鹏正举》《大爱无边》《用理想剪裁天下》3本书组成,讲述了32个奋斗者的故事,这些故事取材于近年来辽宁省各条战线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称号的先进个人和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书中有“七一勋章”获得者孙景坤,著名力学家、教育家钱令希,航天英雄杨利伟等英模,也有于海东、王刚、罗佳全等这样的普通劳动者。尽管作家们手法不一,题材选择各异,却通过3组人物群像展现了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生动画面和宏大场景。这些人物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辽宁高质量发展的新面貌。

  专家认为,辽宁红色文化具备极强的时代价值和文化内涵,挖掘好辽宁红色资源,要用剧目“演”出红色精神,文艺工作者更要身体力行的从创排剧目的全过程中将红色精神融入血脉中去。

  专家说

  《榜样》的演绎方式 符合当下审美观

  红色文化资源的开掘,必将产生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面向新时代,更具文化意识的审美表达无疑有助于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英雄形象。今天,我们重新讲述红色文化要符合当下的审美观,从而让英雄故事走入当代观众心里。比如,《榜样》以雷锋事迹为创作出发点,面对浩如烟海的各类雷锋题材的文艺作品,编导团队没有按常规套路出牌,而是把《雷锋日记》中的几点重要思想提取出来,作为创作依据和象征符号,形成5个平行又密切关联的章节,然后按抒情诗的结构来编排舞蹈、掌控情绪、安排节奏,奏响“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旋律,主题意义次第渗透、拉升,艺术效果直抵人心。

  张威: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院长

  《天算》文本和戏剧结构 都有新意

  红色题材戏剧创作影响着辽宁戏剧整体创作风貌的形成。生离死别的传奇、大开大合的结构、深沉凝重的风格谱写了中国人民与外敌血战到底的雄壮史诗。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创排的话剧《天算》,无论是文本的戏剧结构还是舞台的二度呈现,都有新意。将生动诙谐的沈阳腔调和关东风情糅合在一起,市井气、烟火气、生活气息烘托着英雄气节,舞台成了展现东北人“精气神”和辽沈地域文化的载体,赋予了抗战主题丰富的审美和文化价值。表现东北民众爱国情怀的话剧《凌河影人》、评剧《我那呼兰河》、歌剧《雪原》等作品在深度、广度、新视角等方面都有比较鲜明的思维取向。

  抗战题材是辽宁红色资源中的富矿,但在对历史的梳理中,独辟具有现实意义的蹊径,是系统性完善抗战题材创作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如何借鉴现代艺术样式和手段,同时保持其凝重肃穆的基调,避免泛娱乐化的浅薄与轻巧,也是抗战题材现代化表达需要跨越的门槛。

  打造舞台艺术精品,创作者要有敬畏之心,要尊重艺术规律。题材的同质化、创作的套路化、目标的单一化的作品,是不会受观众欢迎的,更谈不上成为精品。

  郑永为:辽宁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逐梦长空》有情感温度 更有思想深度

  辽宁艺术创作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及时地反映时代生活,关注时代境遇下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广播剧《逐梦长空》和《有事找彪哥》,这些主旋律作品兼具“筋骨”与“温度”,思想性与艺术性融合统一,收听的过程是精神共情和审美愉悦的过程。歌曲《忠诚》也一样,运用了超大编制的交响乐队和电声乐队的有机结合,赋予了时代的律动感,充满了无限的遐想,丰富了整体的艺术效果和氛围,充满了情感的温度和思想的深度。

  艺术创作一方面要秉持思想精深与艺术精湛,另一方面要学会正视观众。作品要具有现实关怀,体现人文精神,与新时代经济、社会、思想等领域的发展产生共振,更好地把美好情感与崇高价值传递给观众。新时代文艺创作要不断提升文艺原创能力,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提取、融入本地文化精华,才能锻造出充分展示本土魅力、风采的作品,让带着温暖、力量的文艺作品如涓涓细流滋养着人们。

  安琳:辽宁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记者 杨竞)

+1
【纠错】 责任编辑: 刘舒
辽宁新闻
01007022001000000000000001111461112923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