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气象工作者“捉住”气象家族“淘气包”
2022-04-22 08:39:15 星期五 来源: 辽宁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攻坚世界难题 东北冷涡科研成果正式应用

  我省气象工作者“捉住”气象家族“淘气包”

  日前,由中央气象台联合沈阳中心气象台、东北冷涡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共同制作的首期《东北冷涡监测预报公报》正式发布。这是国内首次对东北冷涡进行监测预报,对提升东北区域防灾减灾、粮食安全气象保障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也对外展现了我省气象工作者攻坚世界难题的科研实力。

  东北冷涡尺度小、突发性强,且易诱发龙卷风、强风暴、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具有多变的情绪。因为东北冷涡的“不定性”,它也被气象界称为“淘气包”,长时间以来业界未能完全掌握其发生机理,导致东北冷涡监测预报始终是一个世界性预报难题。

  东北冷涡在东北地区的频发性、持续性决定了它对东北地区天气系统的重大影响。其最引人关注的特点是,可以连续几天在一个地区附近产生短时暴雨等强对流天气,在其形成、发展、持续,甚至消退期均可伴随暴雨、冰雹、雷暴、短时大风甚至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东北冷涡的突发性、连续性、降水量级、落区预报的高难度性,是东北其他任何天气系统不可比拟的。

  东北冷涡的影响不局限于东北,受其影响的暴流、龙卷风、暴雨、暴雪等极端天气也经常出现在江苏、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去年7月31日晚间,河南鹤壁出现狂风暴雨,最大风力一度达到14级,尽管距离东北“千里之外”,但这次极端天气即是东北冷涡背景下中尺度气旋增强所致。

  为破解预报这个难题,我省积极参与东北冷涡的科研工作。2019年,东北冷涡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成立,并与沈阳中心气象台、沈阳区域气候中心等部门强强联合,积极推动实验室科技创新,从东北冷涡气候影响、东北冷涡强对流、东北冷涡暴雨(雪)、北上热带气旋、区域数值预报五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取得21项科研成果。气象部门还建立了东北冷涡历史个例多源数据集,对其影响下的强对流过程进行一一梳理和复盘,并坚持边研究、边开发、边应用,不断提升预报技术能力。

  数据显示,2021年我省共监测到东北冷涡活动25次,较典型的是9月8日至11日出现的极端强对流,以及9月20日至21日出现的9月历史上最大范围区域性暴雨过程。此次首期预报公报,聚焦了冷涡系统本身的过去路径、强度及未来96小时路径预报图,也包括冷涡影响下天气实时监测信息,未来24小时冷涡背景下产生的天气,如降水、强对流、大风降温等预报。东北冷涡也有了正式编号,获得了类似台风的隆重“待遇”。

  省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捕捉“淘气包”,气象部门根据东北冷涡监测具体需求优化升级了观测站网布局,升级改造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641个乡镇自动气象站,新建或升级十余部新一代天气雷达,一些“特种”观测设备也加入观测网络。下一步,将不断组织完善东北冷涡实时监测预报业务,加强东北冷涡系统监测、联合会商、加密观测和预警联动等,并围绕东北冷涡的对流触发机制、三维立体监测等强化研究,为更加准确预报东北冷涡继续努力。(记者 胡海林)

+1
【纠错】 责任编辑: 关溪涓
辽宁新闻
010070220010000000000000011114571128583538